中小学网课
考百分小编 2021-08-30 01:12:52

长清孝里中心小学追寻红色记忆 塑造“红心少年”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长清区作为山东省济南市建立党组织最早的地区之一,是一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热土,抗战时期名副其实的“革命摇篮”,曾被誉为“泰西的延安”。位于长清区的孝里中心小学,追寻红色校史,创新红色活动,激活红色血脉……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培育了一代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红心少年”。

“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我们的答案就是培育‘红色接班人’,让红色信仰成为学生靓丽的人生底色。”长清孝里中心小学校长顾振说。目前,孝里中心小学以传统文化、时代信仰与劳动实践为依托,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红色教育之路。

长清孝里中心小学追寻红色记忆 塑造“红心少年”(图1)

重温峥嵘岁月,播撒红色种子

和平盛世,已然不需要我们如革命先烈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但是革命先烈留下的红色精神将流淌在现代人的血液中,沉淀在我们的生命里,也应成为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精神力量。

走进孝里中心小学,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大课间,学生做红旗操、打军体拳,以红色技能训练强身健体,武装自己;学校聘请专家编写红色校本教材,开发了以观红色电影、唱红色歌曲、学红色知识、行红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红色课程体系,例如把教科书里没有的“下巴战役”搬到体育课堂,带学生学扔手榴弹,回顾当年民兵作战场面,同时也训练了体育投掷项目。数学课上,学生如何计算扔手榴弹的距离和撤退的速度,思考如何准确打击敌人又赢得安全撤退时间;心理学课上,让学生模拟沙盘推演战役,体会民兵在战场上的心理变化……由点及面的红色融创课程使学生走进无数革命烈士的故事、体验了那个峥嵘岁月里的惊心动魄,上好文化课的同时,红色种子播撒在了学生心田。

从课堂到课外,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学生主动走进红色历史。每年的开学第一课,学生发展中心都会组织少先队员重走“红色之路”,将本地的多处革命遗址,变成行走的“红色课堂”。其次,学校党支部向全校学生发出展示一个红色故事、宣传一个红色案例、观看一场红色电影、召开一次红色队会、参加一次红色研学等“五个一工程”倡议,大力倡导学生争做“红心少年”。每月的红色画展、红歌联赛、红诗朗诵、红书阅读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红色故事的内涵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骨子里,让学生内心坚定起红色信念,在学习生活中传承红色革命精神。顾振校长说:“学生或许不知道,爬雪山、过草地、大会师、长征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又留下了怎样的精神和气概。学校在操场后面的红色教育基地打造出万里长征路,就是想让学生理解这种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把红色教育一路延伸下去。当学生认真倾听历史,重温红色文化,他的脑海中就不仅有奥特曼,还有董存瑞……”目前,学校红色文化馆里充盈着孝里战役故事、革命先烈事迹,红色主题广场开展了红色阅读、红色宣传,孝里中心小学正以灵活的教育形式让红色文化渗透在校园每一个角落,唤醒学生心中的信仰。

一个个红色故事,一个个革命英雄,既浓缩着辉煌的历史记忆,也体现着新时代的价值追求。孝里中心小学让学生从红色基因中汲取正能量,实现了以史铸魂,以史明理,以史励志,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也为学校立德树人、红心育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继而踏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长清孝里中心小学追寻红色记忆 塑造“红心少年”(图2)

传承优秀传统,筑牢红色根基

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孝里中心小学全校师生在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的同时,积极走进传统,在延续历史文脉的过程中又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感知。

东汉初郭巨埋儿奉母的孝道故事在时光流转中形成了孝文化,并在长清这一片土地绵延两千年,为当今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深知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孝里中心小学每学期组织师生去“孝堂书院”体验孝文化的发展历史。为使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生活中并实现“知行合一”,学校每学年举行一届“孝心少年”评比活动,重阳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开展孝亲敬老活动,定期开展为父母捶一次背、递一杯茶、洗一次脚、洗一件衣服、说一句问候话的“五个一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念亲情、感亲情、抒亲情”变成了学生的自觉意识,“孝行”成为了学生的日常行为。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孝里中心小学格外重视“礼”文化,从礼貌用语到“坐立行”习惯,从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到穿戴的整齐度、整洁度,从少先队注目礼、队礼到交际礼仪、出行礼仪等都有严格规范。每天放学时,各个班级犹如律动的方块,整齐划一的路队在嘹亮哨音的引领下,甩臂有力、步调一致且口号响亮地走出校园,成为大街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民俗文化彰显生命力,老物件承载老传统。2020年下半年,孝里镇面临黄河滩区迁建,学校借机把独轮车、扁担、农具、炊具、厨具等农村老物件收集起来存放于学校传统文化馆供学生参观,让学生见物思昔、忆苦思甜、勿忘家乡之根。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蕴涵着独特的教育资源,学校围绕本地孝里米粉开展研学活动,学生踊跃地跟随传承人学习米粉制作,并把制作过程绘制成册。学生创作的绘本《孝里米粉的传说》曾被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评为一等奖,获区教体局出版。学校还把济南面塑、济南微雕、和圣文刀、济南毛猴、济南叶雕、长清剪纸等非遗项目引入校园,学生在大饱眼福之余,切身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艺术魅力,进一步激发学习、传承非遗的兴趣。

如今孝里中心小学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孝敬父母、崇尚孝道已蔚然成风,知礼明礼、弘扬传统成为约定俗成,红色教育如春风暖阳般,给这所学校带来了发展的动力、前行的力量,学生在历史的传承中茁壮成长。

长清孝里中心小学追寻红色记忆 塑造“红心少年”(图3)

立足劳动实践,结出红色硕果

人的成长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源于劳动实践,这才有了古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觉悟。为让红色教育扎根实践,同时贯彻落实2020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孝里中心小学创新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劳动中践行红色文化、培养独立人格。

班内开门关门、浇花擦窗、文具摆放、桌凳整理等都由学生专人负责,图书管理、作业收取、板报设计等有专门的学生项目组,学校的“散养”教育模式不断提高着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促进家校共育,学校为家长开办了“好父母”学院,邀请家庭教育专家来校授课,家校逐步统一了思想和步调,在低年级开展“我能刷牙”“我能穿衣服”“我能系鞋带”等系列活动;在中高年级开展“小菜一碟”我能叠被子、洗衣服、买菜、炒菜等系列活动,学生纷纷成为“生活小能手”,个个脸上闪耀着自信。此外,学校创新性地建立了全素养银行和学元超市,学生的课堂表现、家庭表现、劳动表现在全素养银行兑换成的学元,能够在学元超市买来文具类、益智类、课程类、感恩类等多种礼物,这让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转化为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小惊喜”,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实践基地也为劳动教育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去农场亲身实践,学生进行播种、锄地、拔草、施肥、浇水、培土等,了解农作物种植的全过程。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家中阳台上的小花盆成了自己耕耘的“种植小天地”,“小农民们”每天观察植物成长,写观察记录,与在泥土的互动中感受劳动的芬芳,从而更加敬畏生命和自然。劳动实践课程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田野,从课本走向生动活泼的大自然,让他们体会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艰辛,亲身感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重要意义。

孝里中心小学,是一所有信仰、有根基、有未来的红色学校。她的红,是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扬;她的红,是传统文化扎下的坚实根基;她的红,是时代信仰开出的炫丽花朵;她的红,是劳动实践结出的丰硕成果。走好红色教育这条“长征路”,还需要无数“雪山”“草地”要过,孝里中心小学以赤诚之心育赤诚之人,不仅使学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中丰厚了人文知识、在血液中沸腾起爱国情操,也使学生内心里埋下了为伟大中国梦奋斗的种子。

(稿件原载于《半月谈•文化大观》杂志)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26516.html

相邻文章

最后修改于 2022-08-05

收集整理更新不易,如果觉得本篇资料不错,请点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