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匿名提问 提问于2022-03-06 18:23:35

大学的人脉很重要吗?

已解决

大学的人脉很重要吗?

感谢悟空邀请,作为一名在大学工作的草根,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题主所言,人脉,应该说在哪里都很重要,只不过人的阶段有所不同,人脉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在此我愿意和题主聊一聊大学人脉。

首先,说学生阶段。

一个人进入大学,就意味着在部分情况下脱离了原有的评价体系。在我们的印象里,中小学阶段,一个学生的好坏总以考试成绩排名为基础,总也脱离不了考试成绩的排名,而考试成绩排名的目标则是进入一所理想的更高级的学府。因此各个中小学往往热衷于考试成绩排名,并以排名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应该说这是有根据的,因为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核心目标就是学习,考试作为最客观的评价手段,剔除其他干扰可以客观表现出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一些学校甚至只对高考或中考有的科目进行成绩排名,这就非常具有指向性作用了。

但到了大学,学习的目标变了,从原来的进入更高级的学府变成了学习社会生存的必要知识,因此在大学的排名很多情况下是一种综合排名,虽然考试成绩仍占最大比重,但综合考评则会对学生的思想、体育、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进行总体评价。因而,唯书本论的评价体系出现了动摇,我们会发现一些考试成绩在全班排名六七名,甚至七八名的同学,在综合考评中一跃成为第一第二,而大学奖学金、评优评奖、推优入党都是以综合考评为依据,这就能在学生心中建立一种意识,那就是只是读书好,并不能成为优秀的大学生。

那么综合考评和人脉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说人脉不能决定综合考评的排名,但综合考评可以体现出一个学生的人脉关系。我们将人脉关系分为三类,一类是同学间的交往,一类是同学与学校各个部门的交往,一类是学生与社会的交往。在第一类人际关系中,大学同学之间建立的友谊往往相较于中小学更加牢固,原因是由于大学培养的特点,本校本专业的同学往往具有更多的话题,就业之后也往往具有更多的交集,因此在大学阶段同学之间的交往非常重要。综合考评是由一个班级组织人测评的,因此一个人能否在同学中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直接关系到考评小组对本人的印象。这种印象可以让人更容易想起这个人的特点和成绩,从而在考评过程中占据先发优势。

在第二类人际关系中,学生往往会通过当学生干部、学生助理认识学校各个部门的人员,这种情况下,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脉得到了拓展,在学校各项评优评奖中就会比从来不担任任何职务的同学具有优势。一旦这名同学获得某种奖励,往往会得到综合考评加分,而这部分加分一般而言是不用加权的。此外,由于高校教师的眼界相对于学生而言更加宽阔,而学生通过与教师的接触也能够更多的学习处理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因此在参加学科竞赛时,这类学生往往比其他学生更懂得如何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从而获得更多的指导。最为重要的是,由于在学期间就能够接触到单位工作方法和特点,就使得这些学生更容易在就业中被单位选中,从而实现职业生涯的较快起步。

第三类人际关系最为复杂,也是我本人最不主张的一种学生人际交往。虽然大学生在年龄上已经成年,但心智并不成熟,过早的接触社会,和社会各个层次的人交往,容易使学生三观混乱,更容易使自己走上不正确的道路。但有一种社会交往除外,那就是在父母或老师可控的圈子中适当接触。

以上三种人际关系就构成了学生时代的人脉圈,也就是学生时代的人脉。这对于学生是否重要,我想无需我多说。

第二是进入高校工作阶段。

进入高校工作本质上与其他事业单位工作岗位没有不同,我们分为教学科研和行政教辅两类来说。

首先是教学科研,有些人认为搞科研不需要太广的人脉,这一点有道理,但并不正确。搞科研当然是“以我为主”,别人也不能直接替你弄好。但要知道科研也是需要交流的,思维是需要碰撞的,如果闭门造车,科研往往搞不好。因此搞科研的人必须有自己的人脉圈,这个人脉圈的作用有两点:一是能够通过与同领域的人进行思想碰撞,从而启发自己的灵感;二是自己的教学科研成果能够更入主流,符合学界的评价标准,从而实现自己在职业生涯上的更高发展。

二是行政教辅。这些岗位的人不需要闷头钻研,但这些人的工作业绩是需要别人考核的,这些人的工作能力是需要有机会展示和锻炼的。我们都听过毛遂自荐的典故,一个锥子不被放入布袋子里,永远都不可能脱颖而出。行政教辅工作人员的人脉,作用就是要让自己有机会被放入合适的布袋子里,否则怀才不遇就有可能发生。

总之,无论在何处,人脉都很重要,前往不要小瞧了人脉,更不能把人脉异化为某种潜规则,要知道,世界上其实没有那么多潜规则,很多让人大惊小怪的“潜规则”很多都来源于失败者的杜撰和想象。做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际交往广泛的人,才能在这个社会利于不败之地。

相关问答推荐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