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牛政 单光涛 单士刚
新泰市羊流镇杨家庄小学生源村是全镇非遗项目聚集地,既有国家级非遗“独杆跷”“百兽竹马”,也有泰安市级非遗“麦秆扇”制作技艺。在落实“双减”“五项管理”背景下,杨家庄小学紧扣时代脉搏,主动与相关村对接,关口前移,精准发力,以非遗项目搭建新时代素质教育大舞台,探索出了“非遗项目+活动体验+立德树人”的育人新模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快乐成长、智慧成长。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帮助学生实现身心素质全方位提高,让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杨家庄小学通过与羊流镇大洼村的民间艺人交流,遴选了部分喜爱非遗、有一定技能的年轻人和熟悉非遗、有一定经验的老艺人走进校园,做非遗训练业余教练。他们面对学生手把手的传授非遗知识,利用大课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强化训练,先由观察模型道具做起,结合“独杆跷”的由来、“八仙闹海(百兽竹马)”的故事等民间传说,激发学生探究非遗的兴趣。每当村里有大型活动表演“独杆跷”“百兽竹马”时,学校会组织师生观看专业人士的精彩表演;同时组织学生走进三洼村的“麦秆扇”制作工坊,让学生现场观摩“麦秆扇”的制作流程……通过耳濡目染,把非遗的魅力刻进学生的心田。
“博大精深,奥秘无穷”是非遗的显著特色。学生初步接触非遗,一切要从头做起,“独杆跷”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新鲜、陌生又好奇,一杆在手,让人跃跃欲试,但真正做起来,不易掌握平衡;“百兽竹马”的道具挂在肩上沉甸甸的,“八仙”的唱词唱腔难以把握准确;“麦秆扇”繁杂的制作工艺也让学生不知从何处下手……面对一系列困难和问题,指导教师(教练)便用古人的励志故事,引导学生先从心理上消除对困难的畏惧。在训练非遗项目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非遗的真谛,接受了一次次精神洗礼,磨练了学生的不服输的意志,增强了学生迎难而上的勇气。
学生学习非遗,最初生疏陌生,用汗水和热情换来了现在的得心应手。四年级的张锦泽同学成为“独杆跷”“百兽竹马”的表演能手,他在传统表演模式的基础上,自行探索出一些新花样,以“小老师”的身份在课间时间指导学生练习,学生们训练起来各种动作有模有样,各种念唱有板有眼。学生定时在课服时间进行排练,“八仙”唱腔虽然声音稚嫩,但韵味十足。为了更好地体会、品味非遗的魅力,学校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与语文、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结合起来,把这些学科的学习也糅杂在非遗训练中。
每一次训练活动都是学生最快乐的时光,都是学生放松身心、放飞激情的过程。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增进了友谊;高强度的活动,强健了体魄;技巧性的环节,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对非遗的喜爱和探究,加深了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新泰市教体局、镇村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志愿者、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同学们的努力付出和探究实践,学校的“非遗育人”取得了可喜成绩,多次在全镇各种集体活动中进行精彩演出,营造了人人知非遗、人人爱非遗的浓厚氛围,成为羊流镇教育系统社团活动的特色和标杆,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羊流镇杨家庄小学传承非遗项目,创新育人工作模式,适应了新时代“双减”“五项管理”政策的新要求,把“文化自信”的理念根植于学生心中,将个人与学校、社会密切联系起来,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家国意识,从根源上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增强了砥砺前行、拼搏奋进的信心和勇气。非遗育人既擦亮了羊流教育的文化特色品牌,也为新时代学生的未来发展导航定向,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104459.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