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土高坡”上点燃教育理想
2006年肖陈慧调任雨花区井圭路小学校长。刚来到这所学校肖陈慧就遇到了难题:学校坐落在“黄土高坡”,教学条件落后,老师们思想保守……一边是学校的发展困境,一边是孩子们渴望知识的双眼,学校究竟向哪发展?怎么去突破困境?
正值这时,雨花区教育局组织部分校长到香港进行教育考察,肖陈慧是成员之一。
在香港,教育信息化正如火如荼,肖陈慧被这种现代的教学方式深深地触动了。她既羡慕又兴奋,仿佛看到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她想,让老师找到教学激情,让孩子感受学习的乐趣,让学校在突破困境中迎来发展的契机,必须要走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回到学校,她兴致勃勃地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开会请老师们提修改意见。但是老师并不看好,甚至还有老师在会议上起哄:“学校就这么几台破破烂烂的电脑,摁都摁不动!你说的多媒体、信息化都是纸上谈兵!”
教育信息化还没开始就遇到了“拦路虎”,肖陈慧并没有放弃。老师们的话虽然不好听,但也让她意识到,要想开展教育信息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设备问题。
她赶去深圳,四处游说,费尽周折后,终于用诚心打动了一家公司老板,“讨”回来湖南省第一块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学校带来了新的教育气象。肖陈慧的努力也打动了上级部门,之后雨花区教育局为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电子白板。
设备来了,怎么应用于教育教学?白天,她自己摸索着使用设备;晚上,她培训老师们学习操作。渐渐地,老师们都自发地跟着行动起来了……为了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她蹲守学校成绩最差的一个班,手把手指导老师用新设备,亲自上示范课、教研课。一学期下来,这个班学业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还被评为了全区德育示范班。
一步一步,井圭路小学的教育信息化走上了快车道。曾经的薄弱学校,也成为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先锋学校、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学校、第一个成立创客名师工作室的学校,学校“电子书包云课堂教学”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向全国推介,肖陈慧也被评为“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十大新闻人物”。
老牌名校焕发第二次“青春”
2017年,肖陈慧调入雨花区长塘里小学担任校长,这所学校建校逾70年,是一所城区老牌学校。上任之初,肖陈慧为学校设定了新的办学理念:“让孩子遇见更美好的未来。”
其实早在2013年,长塘里小学已经开始迈出了教育信息化的脚步,但仅用于课堂教学。肖陈慧想,学校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可以打造出一所真正的智慧校园,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让这所老牌名校散发新活力。
足球、乒乓球是长塘里小学的传统体育项目,每一场训练下来教练都要用笔记本记录下来学生的训练情况。“肖校长,如果有信息技术能够帮我们解决训练时跟踪学生的体能、技术方面的问题就好了。”在调研中,体育老师李海平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肖陈慧敏锐地感到这是智慧教育新的生长点。
她引进了智能穿戴设备,孩子们训练的时候戴在手腕、脚腕、胸口等部位,教练就能实时监测到他们心率、运动量等身体状况,还能够通过智慧管理平台,利用场上记录进行分析,定制更好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战略。
肖陈慧经常问学生,对什么学习最感兴趣?一个叫赵楚惟的学生调皮地回答:“我们最喜欢看动画片!”喜欢动画片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要是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带着孩子们自己做出动画片,这样的课堂是不是更受欢迎呢?
在阅读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之后,肖陈慧组建起课改团队,争取各项资源给予帮助,跟老师们沟通和商议后,这堂STEAM课终于出炉了。这堂课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的,目的是为了制作出一部“动画大片”。学生们成了课堂的主导者和参与者,他们有的撰写剧本,有的搭建场景,还有的演出配乐,大家紧密配合,最终完成了这部动画片的制作。
赵楚惟又开心地找到肖校长:“校长妈妈,这样的课堂特别好玩,我太喜欢了!”
这样的课堂是长塘里小学智慧教育的一个缩影,学校里有智慧体育小屋,教室里实现了大、小屏多屏互动,还有学生配备了平板电子书包……在这里,学生们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都得到充分培养,这所老牌名校又散发出勃勃生机。
将教育使命传承下去
肖陈慧近三十年的从教生涯,有一个人对她影响很大,这个人就是她的父亲。
父亲是一位老党员,也是一名乡村教师。肖陈慧小的时候就喜欢跟着父亲去上课,看着父亲给大哥哥大姐姐上课的模样,心里慢慢有了敬仰之情。
那个时候,她就时常对父亲说:“等以后我长大了,我也要做一个像您一样的老师。”父亲认真地回答她:“那你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学习,当老师不能误人子弟。”父亲的话虽然朴素,却像一个种子一般,在肖陈慧的心里生根发芽,慢慢长大。
之后,肖陈慧在学业上发愤图强,初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肖陈慧觉得,自己与父亲之间,更像是一种教育使命的传承。
“只有让你退却的苦难才是阻碍,被翻越了的苦难就是桥梁。”父亲曾经告诉年幼的肖陈慧的这句话,成为了她前行的一盏明灯,这么多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这句话一直支撑着她。
肖陈慧热爱教育,和学生们在一起,她就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为自己的学生付出再多都值得。她最喜欢《老师的誓言》中的诗句,仿佛也是在说自己和父亲的故事:“走上三尺讲坛,接过那根教鞭,让教师的精神在我身上传递,教书育人我愿为此付出一切。”
潇湘晨报记者沈颢通讯员邓琼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107348.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