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雁荡路上的上海市七色花小学总有一种“美”的享受。无论是寓意扬帆起航的七彩教学楼,还是学校每一方空间的色彩,每一个线条的设计以及每一处布景的搭配,无不透露出一种“美”。作为首届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七色花小学秉承“立美育人”的办学理念,让美尽收眼底,让美融化于心,让美滋养心灵。
校园里寓意扬帆起航的七彩教学楼。
“大咖”进课堂,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11月25日,应学校校长陆燕萍的邀请,记者和学校学生一起聆听了漫画大师丰子恺的外孙宋雪君先生的一堂艺术讲座——《丰子恺爷爷的儿童漫画》,孩子们跟着宋爷爷一起学习漫画里的成语、朗读漫画里的童谣、模仿漫画中人物的动作……寓教于乐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很兴奋。对于学校学生来说,这样的大咖来学校上课、做讲座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上个星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韩天衡美术馆馆长张炜羽来到学校,为四年级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篆刻课。而再往前则是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黄浦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张伟舫在校园里和孩子们分享自己练习书法的心得和体会,通过和学校小书法爱好者现场互动写字,用浅显易懂的道理告诉孩子们要:写好字,做好人!
课堂上,宋雪君爷爷为孩子们讲解丰子恺的儿童漫画。
在篆刻课的课堂上,张炜羽老师以讲授和互动体验的形式,带领孩子们一起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欣赏了一些简单的篆刻作品,并让他们体验了篆刻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四(1)班学生邵笖辰之前并没有学习书法和篆刻的经历,但她觉得张老师的篆刻课非常有意思,特别是在讲解“有恒”两个字的时候,她听得津津有味。在篆刻“福”字的时候,只见她一笔一划、有节奏地用力,“福”字在她的手里逐渐清晰了起来,她说:“只要按照老师的方法,静下心来,一点一点地刻,就能把字刻好。”更让邵笖辰感到惊喜的是,以后每个月张老师都会来为他们上一次课,“这样我就能学更多有趣的知识,刻更多的章了!”。
篆刻课上,张炜羽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魏小潭摄)
对四年级学生来说,篆刻课程能让他们认识一些简单的篆字,学习篆刻的基本技术,并在制作简单的印章的基础上,激发对篆刻的兴趣。张炜羽说:“我就想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也想在他们中间发现一些好苗子,让更多的孩子在篆刻学习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进一步去传承它、发扬它。”
在特色课程中提升艺术素养
七色花小学始终坚持艺术教育特色,通过艺术课程来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此,学校编制了校本篆刻课程《方寸气息》科目纲要,通过“赏”“识”“临”“创”四个模块,让孩子们在感受汉字魅力的同时,了解篆刻印章的完整步骤和变化,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学校书法教师彭磊向记者介绍,在“欣赏精美的印石”这节课上,他通过展示中国四大名石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印石的造型特点;而在“瑰丽奇妙的篆书”这节课上,学生们则通过欣赏韩天衡美术馆馆藏金印《关中侯印》和邓石如篆书,在欣赏、交流印章章法和字法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摹印篆的基本造型和特点……
泥塑课上,孩子们欣喜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此外,学校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设计了《艺之剪》课程来传承剪纸“基因”,创新指尖文化。剪纸课程分为有剪之“知”、剪之“情”、剪之“行”三大模块,以传统剪纸艺术为载体,通过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剪出有趣、好玩的作品。“书法课程是实施书法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通过确立课程实施理念、完善课程管理机制,让孩子们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彭磊说。学校为此配备了专业的书法教师,改造了新的书法专用教室,并培养了多名书法造诣颇深的优秀学生。陆燕萍向记者介绍,学校通过豫园口琴团团长陈诗彝、丰子恺外孙宋雪君、海派剪纸大师李守白、篆刻大师张炜羽等特聘师资与学校特色教师的“双师”教学模式的助力,不仅体现艺术课程学习的专业性,更多展现多学科的融合性,打造艺术课堂的新样态。
在系统化课程中陶冶情操
学校设置了系统化艺术课程体系,针对不同特征的孩子分为普及类课程、兴趣类课程和综合类活动课程。陆燕萍告诉记者,一至五年级的普及类课程分别为“漫游玩具城”(美学创意)、“唱响大剧院”(口琴+京剧)、“穿越世纪谷”(丰子恺漫画)、“探索方寸山”(篆刻)以及“勇闯非遗岛”(海派剪纸)。兴趣类课程更多关注学生艺术特长和艺术素养的培育,通过开设歌舞剧、京剧、模特、二胡、茶艺、泥塑、打击乐等涵盖人文与专业的艺术兴趣类课程,并引进小莹星艺术团、上海京剧院、区青少年艺术中心等校外专业资源,让拥有艺术特长和兴趣的学生学有所长。
口琴课上,孩子们认真地学习如何吹口琴。
此外,作为艺术课程展示平台,“星光大道”综合活动则以“迎新”和“六一”两个活动为载体,展示学生艺术学习的成果和风采。例如,每学年上半学期的“新年音乐会”,关注的是以音乐会的形式展示普及类课程学习成果;下学期的“六一艺术秀”则是全方位、综合性展示艺术课程学习的一种形式。
学校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和活动受到家长们的欢迎。三(3)班学生任会续妈妈杨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现在在学丰子恺爷爷的漫画。“每次上课的时候,宋爷爷都先给孩子们讲一幅漫画背后的故事,再让孩子们临摹和分享。”有一次,宋爷爷给孩子们讲到,丰子恺在创作的时候,一只猫咪总是陪伴在他的身边,所以他才描绘出一幅幅与猫有关的温馨画面。杨女士说:“孩子们喜欢听故事,还会发挥想象画出自己的作品,每次漫画课对他都是一种享受!”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习演奏马林巴。
五(3)班钱晋之妈妈告诉记者,每次接女儿回家的时候,她总会给她带来些惊喜,有时候是一张栩栩如生的剪纸,有时候是一个虎虎生威的“虎”字印章,还有时候是一些手工制作的珠宝……“学校的艺术课程非常丰富,没想到我在大学里学的课程女儿现在就学了。”钱妈妈表示,学校开设的艺术课程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美学基础,也满足了她培养孩子艺术素养的需求。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由学校提供。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107555.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