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百分小编 2024-09-07 23:12:49

贵阳市实验小学将环保的种子扎根孩子心中


如何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日常习惯?贵阳市实验小学用12年的坚持给出答案:强教育、改观念、多践行,从娃娃抓起。

贵阳市实验小学将环保的种子扎根孩子心中(图1)

11月24日下午4点,在贵阳市实验小学,身穿红马甲师生志愿者正在校内垃圾集中回收点的三张登记桌前等候着同学们的到来。不一会,各班垃圾分类志愿者陆陆续续拎着可回收垃圾桶来到回收点,桶里装着的是本周班上产生的可回收垃圾。

“垃圾分类正确、垃圾桶干净,等级为A……”记者看到,在现场,志愿者们分工合作,一些负责检查各班送来的垃圾是否符合回收标准,一些进行等级登记,还有一些则对分类不准确的班级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科普。

这是贵阳实小每周都会开展的实践活动,至今,这个活动已经持续了整整十二年。

“2010年的时候,学校参加了一次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垃圾分类就是其中一个项目。”贵阳市实验小学科学组教研组长周婧告诉记者,有了这一次契机,贵阳实小意识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必然性和紧迫性,秉承着“从娃娃抓起”的初心,将垃圾分类纳入了学校教学。

起初,垃圾分类仅作为贵阳实小劳动实践部分课程内容,以社团的形式开展。但随着全民垃圾分类意识的逐渐提升,学校意识到,仅从社团活动中开展进行垃圾分类实践已不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于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在2018年,垃圾分类被纳入了贵阳实小校本课程,并于每周开展一次集体性回收。

“刚开始,我们把垃圾桶置于每层楼道里,进行楼道统一回收,实践下来发现效果并不好,于是便转为在学校垃圾回收站集中回收。”周婧回忆道,从兴趣社团到全校全面铺开,从室内到学校垃圾集中回收亭,再到如今的开放式垃圾集中回收站,在这12年中,贵阳实小的垃圾分类教学活动一直在变化,学校自主编写的垃圾分类教材也在跟随国家最新标准进行调整改动,与教材一起发放给全校学生。

周婧坦言,垃圾分类是一种意识、一种习惯,贵阳实小希望用在校6年的时间培养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与习惯。

如今,每周四,贵阳实小班级志愿者都会将可回收的垃圾整理后拿到学校垃圾回收站进行登记、回收,学校志愿者代表将在下周的校会上对上周各年级各班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汇报。

据了解,学校在每学期选拔学校志愿者后,会对其每周进行培训。“目前学校志愿者共有45人,分成两组进行轮换。”周婧说,志愿者不仅要能进行垃圾正确分类,还要能给班级志愿者进行垃圾分类科普。为了激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垃圾分类当中,学期末校会上对于本学期表现优异的志愿者进行表彰。

经过全校师生12载的努力,如今,贵阳实小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垃圾分类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周婧表示,“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少了哪个环节都不行,贵阳实小积极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达到‘教育一人影响一家’的效果,当所有人都行动起来的时候,垃圾分类这项系统工程,最难的部分就已经完成。”

通讯员:吴悦月

编辑:马春雨(实习)

编审:刘竹寒

审核:万钰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108384.html

相邻文章

最后修改于 2024-09-07

收集整理更新不易,如果觉得本篇资料不错,请点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相关文章推荐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