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楠 本报通讯员 王献杰 张中伟
始建于1984年的复兴区岭南小学,始终坚持质量立校办学理念,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紧紧抓住课堂改革生命线,以课堂改革为主基调,施以作业改革、课后服务创新、深化评价改革等措施,打造了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实现教学内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聚焦教学——
让能力在课堂中有效提升
课堂是质量提升的主引擎。岭南小学紧紧围绕“以生为本、优化课堂、注重创新”目标,开展课堂教学范式革新,先后邀请各级领导、学科专家到校把脉问诊,开展“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能使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大讨论活动,开展“每月一书”“每周一学”“天天公开课”培训及研修活动,形成大家“浸于学习、践于课堂”的良好研修状态,稳固推进课堂教学范式创新。
课改以来,该校不断革新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认识,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还有实效。学校结合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堂标准,开始对教育范式迭代升级改革创新,经过深入探讨,该校逐步构建出关注差异、素养导向、深度学习的新生命化课堂理念,施以信息技术与课堂有机融合,实现“生命化课堂”的迭代升级。
在此基础上,各科又以学科学业质量标准为基本,逐步构建了基于不同学科的新生命化课堂范式,“情境启思语文”“精准数学”“E—趣英语”“音乐课的乐律欣赏”“美术课的色彩盛宴”“我敢质疑、我能探究的科学实践”等均是岭南小学新生命化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范式认同及实践,彰显了学校生命课堂教学范式下,教学更精准、更形象、更直观的课堂优势,大幅提升了学校各学科教学质量。
优化作业——
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成长
“双减”不仅要减掉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让学生从重复的、低效的作业樊篱中走出来,还要做到作业量精、质高。为此,岭南小学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不研不作业”是学校作业设计和实施的前提,学校学科组依据各学段特征,系统性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作业,从作业类型、每组数量、建议时长、难度系数等方面,制定作业标准,每天从作业布置再到作业公示,由学科教研组完成,设计出少而精、精而有趣的优质作业,在学生减负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学校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每日作业除有常规的语文、数学、英语外,还开设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类作业,通过设计与实施学用结合的跨学科作业,丰富作业内涵,凸显“五育”并举,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自主发展能力。
精准施策——
让学生在“课服”中全面发展
岭南小学提出“一切有益的影响皆课程”理念,明确课后服务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看护,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因此,该校从课程改革入手,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一系列改革,请家长一起参与进来,为课后服务课程献言献策。
一系列举措的推出,不仅提高了家长们对课后服务的认识,还研究确定出课后服务工作的“岭南模式”——“1+2+3+N”模式。“1”即一个理念,课后服务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课程;“2”即两个原则,小学作业不出校门、课后课程丰富;“3”即做到育人理念到位、教师指导到位和高质量管理到位;“N”,根据学生们优势和兴趣,为学生提供N个选择。
学校还结合师资及学生选择,确立了七大类、50多门社团课程进行走班上课,主要包括“队旗红”,开设“红色党史小故事”等课程,坚定队员们童心向党、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非遗橙”,开展岭南好诗词、我们的传统节日、学学太极拳、一起来剪纸、版画工作坊等活动,引导学生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劳动金”,着力打造学校、家庭、社区“三明治”模式,组织学生上好劳动教育课,干好每日必修活,把家务劳动纳入作业管理范畴,联系周边社区,开辟劳动微基地,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生态绿”,立足辖区生态优势,开展绿色研学课程,实施“护绿志愿行动”,鼓励青少年通过耳濡目染,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健康青”,开设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棒球等特色课程,开展阳光心理健康咨询、团体沙盘游戏、房树人绘画等活动,让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同步提升;“科技蓝”,以教育信息化2.0建设为抓手,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融入科技元素,开设创客之家、编程课程,激发孩子们科技强国的蓝色梦想,厚植现代数字基因;“艺术紫”,开设鸣音诵读、铃兰合唱、翰墨书画、兰音戏曲等课程,琳琅满目的艺术活动,多点开花,“香”飘校园,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搭建载体平台。
家校共育——
让家长为质量提升加油助力
岭南小学非常重视与家长的协调沟通,积极整合教育力量,建立了班级、年段、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中,传达学校教育信息,探索建立新型教育监管机制,成为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
学校开办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校级培训、家长开放日,班级每个学期都会邀请家长走进学校,就学生的情况及如何针对性做好家庭教育给予指导;创新开展《智慧父母大讲堂》,请教师、家长选择专题开展讲座,或是录制成微课,在学校公众号发布;招募家长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社团、外出文艺活动,组织 “岭南优秀家长”“优秀志愿家长”评选,通过典型家长带动其他家长,凝聚家校合力,让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强有力的支持。
稿件图片由学校提供
来源:邯郸日报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115571.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