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月9日讯临沂汪沟常富小学,坐落于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常富社区,是一所农村小学,学校环境清幽,文化气息浓郁。多年来,学校不断秉承“读书立德、科技启智、运动健体、艺术怡情、劳动育美”的办学理念,积极践行“勤奋、求实、进取、奉献”8字校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继承发展,探索创新,逐渐走出一条“内涵发展质量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一年来,该校“活力社团˙多彩课程”特色办学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特色办学创建工作可用“规划有序、组织有力、成效彰显”三个词来概括。
理念先行规划有序
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汪沟小学一直秉承“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才是好学校”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更适合农村孩子成长特征、个性特点的课程设置、教学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立了科学的时间框架和完整的管理框架,科学划分社团类型,结合生涯规划教育,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充分借助社会力量。三年多来,在学校特色的具体创建工作上,基本实现了“有序规划,稳扎稳打;苦练内功,逐步提升”。
机制健全组织有力
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学校特色办学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各方面工作得以协调推进、有效开展。
成立“社团导师先锋队”。充分挖掘学校教师队伍优质资源,建立了一支由20多名老师组成的社团导师队伍,这支队伍既是特色办学实践和探索的“先锋队”,同时又是构建校本课程体系的研发人员。
组建“社团学员生力军”。倡导“一人一社团,一人一特长”,引导学生参加涵盖“知识拓展、兴趣爱好、技能技艺、专业特长”等类型10多门校本课程(社团活动),作为特色办学实践和探索的“生力军”。
实行动态管理、量化激励。在校本课程设置、教师专业培训、软硬件设施、校际观摩交流等方面,实行动态管理;在导师活动成效、年度考核中,实行量化激励。绩效奖励为主的激励机制中,主要遵循“向活动要成效,向课堂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向特色要发展,向办学要品质”原则。
活动丰富成效彰显
特色项目创建以来,该校特色办学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特色办学实践不断深入。社团导师们借助校本课程实施,加快了自己专业化成长的步伐;学生们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更快发现了自己成长成才的方向。
社团活动环境不断优化。“多元发展快乐成长”“小舞台大人生”“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等社团文化正不断形成,学校向来倡导的“立德树人、文化养人、活动育人”理念,越来越被广大师生和社会群众认可接受。
社团组织建设不断成熟。除自身发展外,该校还积极搭建社团资源共享平台,举办校际联谊座谈,推行联盟赛制,促进学校交流,更好发挥学校办学特色辐射效应。
当然,学校特色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该校表示,特色办学还处于“苦练内功”阶段,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将持续探索,努力实践,不断创新,努力提升特色内涵和品质。(通讯员闵祥秀陈飞)
责任编辑:王军
来源::07鲁网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116780.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