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百分小编 2024-09-07 23:12:21

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张烨


黄一中心教育集团理事长,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黄浦区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小学校长专委会主任。曾先后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市区级课题和综改项目并获各类成果奖,个人曾获上海市优秀校园长、上海市园丁奖、长三角最具影响力校长等的荣誉称号。

张烨的校长生涯,充满了一些传奇色彩。她曾在北京东路小学担任校长,而这恰恰也是她童年时就读的学校,可以看成是她“梦开始的地方”。2011年,张烨调任至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担任校长,那一年,正是这所百年老校的“百年”诞辰,作为一名“年轻”的校长,张烨在这样一个历史的节点上,成为一所“老校”的掌舵者,开启了“第二个百年”的新征程。

传承和发扬、守正和创新、建构和开发、实践和研究……张烨在瞩目和期待中,紧紧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这所百年老校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和动力,正如她所期望的——学做有思想的行动者,不仅可以看作是她的教育理念,同样也可以看成是她成长为一名优秀校长的座右铭。

组队组团激活创新型教师队伍

对于张烨来说,在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成立100周年时调任学校担任校长,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时区教育局领导希望通过我这个相对年轻的校长,推动百年老校转型发展。”张烨回忆道。这样的重任和使命,让张烨在来到黄中心以后,一头扎进校史研究,挖掘了学校内涵传承上的亮点,“从学校的历史的角度而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黄中心的宝藏,‘真情育人’是我们学校的传统,我们把它传承下来了。”

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张烨(图1)

作为校长,张烨深知打造队伍、激发动力、以老带新、锻造名师是让一所百年老校获得传承不断创新的重要路径。“锻造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并依靠强有力的团队推动学校转型,做出新的成绩。”张烨认为,作为管理者,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为一线老师做服务的,“要在我们的管理服务当中成就老师,就要先了解老师,研究老师。”

在这其中,由于老校的一些历史原因,黄一中心的教师队伍呈现出年龄层分布不均匀、两头多中间少的情形。针对这样的局面,张烨提出了“结伴成长”的教师成长模式:“我们采用了师徒结对的传统机制,并在这个基础上,不仅是一对一的‘师徒’,还有团队与团队的结对,将学校的教学精华理念、做法,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研究。”张烨介绍到,“例如在数学学科,一个师傅带两、三个徒弟组成一个小团队。整个数学组由多个‘小团队’一起再形成一个‘大团队’,团队之间各有特长,互相补充,相互理解,老师们说,‘累是累的,但是有成就感。’。”

“要‘激活’一所百年老校,首先是要‘激活’老师内在的动力和活力,然后才能作用于整体学生日常的教学上。”张烨说,“老教师与年轻教师互相成就,并共同作用于孩子的教学,这是我作为校长欣慰的地方。”

五育融合激活学生成长动能

传承是“承前”,发展是“启后”,站在百年校史的交汇点上,张烨面对整个教育发展的大背景新形势,在文化积淀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着。在这其中,“项目化学习”正是张烨在面对国家教育“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发展要求下的主动对接。

“项目化学习的前身是我们在2014年时跟着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的专家团队所进行的基础素养研究,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新鲜名词’。”张烨说。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在校本课程项目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扎实。

“我们校本课程不仅是学校自主建立、建构、开发,并在如何高质量地实施课程过程中,体现了黄中心的智慧和特点。”张烨介绍到,“因此,我经常和我们的老师个人也好、团队也好,共同去打磨课程,让孩子们更接受,更喜欢。”

红色思政课程是黄一中心校本课程的优秀案例。相较于通常对思政课“高大上”的认知,黄中心却将这门课上到了孩子的心里。

“我们通过学校对面的董家渡海事处,不仅将‘海上搜救’技能教授给孩子,还将‘尊重生命’、‘热爱海洋国土’作为深层的思政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的内心。”张烨说道,“如果你把它上升道课程的高度去重新构建,就会在孩子的内心种下热爱国家的种子。但它不是灌输知识,讲大道理,而是润物细无声的、体验式浸润式的。”

在课程建构的过程中,张烨善于突破校园的围墙,赋予孩子们更广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我们只有打开学校的围墙,让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孩子的成长,这将会大大拓展孩子教育的路径,提升教育的质量。”张烨说,“我们通过各类科创、文艺的课程,以及各类文化节、艺术节活动,拓宽孩子视野,培育孩子的自信心,建立全面的素养,用合适的载体,将孩子的多项育人目标,无缝的融合在里面。”

创新空间激活教育方式变革

在张烨的创新思考中,赋予教育空间全新的教育理念,成为她卓越行动力的又一佐证。

“学习的空间,比如说教室、走廊、楼梯、操场……从传统角度而言,很少有人会关注到它的教育意义,它更像是个物理空间。”张烨说,“而我却更把它们看成是一个‘场域’,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不仅能助力学生学习,甚至可以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

因此,张烨来到黄中心以后,对校园建筑的各个空间,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功能思考,如何将它们变成能够支持学生各种灵动学习的空间,并通过10年左右的时间,分步进行顶层设计并完了分步的实施。

“漂亮,是第一层面的;进一层的是在建筑上进行功能的设计,在空间上进行教育的表达。”对此,张烨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我一直想表达的是,我们学校的空间整体塑造,和我们的课程教学不可分割,是整个校园教育的新生态、新样态和新元素。”

“在传统的教育中,普遍都更重视‘智育’,因为智育可以直接检测。但在我的内心深处,教育的最高境界还有‘美育’,一切生活当中的真善美,你能发现得了吗?你能鉴赏得了吗?你能创造出来吗?”张烨在教育空间的创新上,融入了自己对于教育深层的领悟,“如果放到我们的教育中来,放到我们的校园中来,育人的最高目标——真、善、美, 那么,让学生在学习中,在校园里,用无痕的方式,感受、学习到‘真善美’,这可能就是我追求的目标吧。”

节目介绍

《一校之长》是由上海教育电视台策划、制作、播出的大型访谈类专题节目。

节目聚焦上海及全国优秀校长,面向未来教育,通过电视媒体与多媒体融合传播,关注上海及全国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实现教育科学发展中的正确舆论导向,先进思想引领及深入的文化浸润。

记录一批优秀校长的校园管理、课程探索、文化塑造等实践活动,以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行所得为上海教育的高位、优质、均衡发展;为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和经验。

“,”origin”:”上海教育电视台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119402.html

相邻文章

最后修改于 2024-09-07

收集整理更新不易,如果觉得本篇资料不错,请点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相关文章推荐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