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余蓉
通讯员 宋艳 孔慧妍
东风飞絮阳气生,春雨如酥万物荣。手绘雨水、雨水由来、雨水习俗、雨水诗词、雨水手工……刚刚过去的“雨水”节气,长沙市大同小学的“节气课”热闹非凡,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时节之美。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时间表,更是人与大自然的紧密连接。贯穿一年四季的节气课,是长沙市大同小学的特色课程,已实践了10年,让孩子们走向大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连接,将生活节奏融入天地自然的节奏中,将自己的生命融入中华文化的根脉中。
一堂节气课,贯穿所有学科
“雨水落雨三大碗,小河大河都要满。湖南关于雨水的谚语,你们还知道哪些?”在一丁班的节气课上,孙淑娟老师为孩子们介绍绘本《雨水——大雁归》。孩子们沉浸在精彩的故事中,如醉如痴。
在“原来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美育大课堂活动中,美术学科教研组组长戴劲老师带领五甲班的孩子们手绘“雨水”,感受节气之美。雨伞是春季里必备的出行用具,三丙班的同学们用灵巧的小手精心制作出一把把独一无二的小雨伞,跳跃于绵绵春雨中……
不止于此。你知道雨水是怎么形成的吗?科学课上,郑星星老师通过烧杯、培养皿、热水等仪器,演示雨水形成的过程,二丁班的孩子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用英语该如何讲好二十四节气呢?在六丁班英语课上,游舸老师引导孩子们用英语表达雨水节气的自然现象、民间习俗、中医养生。中西方文化交融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一堂“大同节气课”,竟然贯穿了所有学科,这种开放式的课堂,缘何而来?
“大自然是一位天然的导师,它会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连接每一颗善于观察的童心。”全国优秀教师、校长朱爱朝说,如何在一个课程的建设里,解决好小学生亲近文化和亲近自然的问题,自己将目光聚焦在二十四节气上,“把二十四节气课程带给儿童,就是带儿童去感受孔子所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经过不断探索、逐渐完善,学校在不打破现有课时课表,不打乱教学秩序和教师安排的情况下,将节气课与各学科整合融合,创新表达,深受孩子们喜爱。
拥抱大自然,领略万物魅力
每个节气,大自然中都有美好的存在。“大同节气课”不止在教室,更在大自然,以立体、多元、流动的方式,让孩子们领略万物生生不息之魅力。
立春有“咬春”,孩子们在品尝当季美食中,了解长沙本地的地域食品;清明有“踏春”,孩子们来到田野间,在春风中种上艾草;端午时节,孩子们又将种下的艾草做成香包或提纯为艾草纯露,把这一驱虫醒神的佳品送给交警和老人,传递爱与温暖;立夏时节,孩子们精心编织蛋套,分组玩撞蛋游戏,开心又满足……
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节气教学实践也各有侧重。低年级的学生会学习有关节气的绘本、童谣;中年级的同学会学习节气故事,以图片、笔记的方式传承节气文化;高年级的同学则在老师指点下,观察自然,有层次地进行写作。
“我们希望孩子们通过吸收节气的心理营养,感受每个节气万物皆有时,在信息时代从虚拟走向自然,在自然中汲取心灵力量,懂得每个人都会长成参天大树,给自己时间从容地幸福生活。”朱爱朝说,这种让学生走进自然、减轻课业压力的教育理念无疑契合了当前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双减”精神,聚焦学生自身,关注人的发展。
下一步,大同小学还计划开展更多节气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树叶、鸟、蜜蜂等物候,对节气文化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于四季的循环往复中,获得更多来自大地的生长力量。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131719.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