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6月17日讯 北有北大,南有益文!繁荣了一个半世纪的烟台二中再发新芽——高新区益文小学(二中附小)2020年9月正式启用。建校以来,学校围绕“暖”文化,形成了“德”润益文,“智”绘童心,让童年留下一暮暮“暖”记忆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培养具有“中国印记”和“世界眼光”的全面发展的益文少年的培养目标,打造“润绘童心”德育品牌,用心培育“暖少年”,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一所有美感,有温度,有规则,有智慧的童心花园!老校发新芽高标准现代化小学盛装“起航”
学校设有初中、高中部,培养了大量实用商业人才,促进了对外商业繁荣。当时,在民间也有“北有北大,南有益文”的说法。一个半世纪以来,烟台二中沐浴着太平洋上空的浩荡海风,目睹着毓璜顶下的尘世沧桑,培养了一个个时代的商业、翻译人才,也以新思想引领一批批有志青年走上追逐梦想的道路。几多光荣与梦想,展现出现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完整发展轨迹。
2020年9月烟台二中附小——高新区益文小学正式启用。益文小学位于创新路以北,杏山路以西,由高新区政府总投资约1.2亿元建成的一所惠民重点民生工程,由烟台二中和烟台市教育局高新区分局共同管理。学校秉承着烟台二中的“诚”“勤”“爱”的校训,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融进了“礼”“规”“则”的校训。
学校用地面积约27736平方米(约41.6亩),建筑面积9824.01积平方米,设计规模32个班级,最多可容纳1440名学生。
学校各种功能教室齐全,如录播教室、校园电视台、计算机教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书法教室、国学教室、综合实践室、心理健康活动室、残疾人教室、机器人创客实验室等功能室。
除了建设现代化校园,学校成立伊始还遍访名师。现有教师共40名,一部分是省市骨干教师,一部分是考选的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一部分是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其中,齐鲁名校长1名,齐鲁名师1名,有2名教师获得烟台市以上荣誉称号,教师整体具有较高的思想素养及教学水平。
其中校长张晓琳是正高级教师,鲁东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外兼职导师。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工作者、山东省十大创新人物(校长系列)、山东省优秀教师、齐鲁名校长、山东省创新工作先进个人等省地市20余项荣誉称号。累计获得省、地市科研、教研、社科成果奖8项,出版1本专著,先后发表国家、省地论文20余篇。
一所书写着美好,蕴含着希望,寄托着梦想的高标准的现代化学校在高新区这片沃土上诞生了。2020年秋节学校共招收一、二年级两个级部,一年级共9个班,313名学生,二年级3个班,94名学生,共计407名学生。
“润慧童心”培养全面发展的益文“暖少年”
走进益文小学,“家校关系融通、同事关系和睦、师生关系关爱、干群关系互敬”,一个富有特色的爱心“暖”文化标志,醒目地悬挂在一楼大厅,全体师生抬头可见,另一侧的校训“诚勤爱礼规责”则时刻提醒孩子们注意日常规范。益文小学校长张晓琳心中有一幅学校发展蓝图,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暖”文化的浸润下,以“德润益文,智绘童心,让童年留下一幕幕‘暖’记忆”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中国印记和世界眼光的全面发展的益文少年”为培养目标,打造“润绘童心”德育品牌,丰富“润绘童心”课程,构建“润慧童心”课堂,在德育育人方式上不断探索创新,让德育文化充盈校园,做到德育无痕,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润泽每位学生的心灵。
围绕“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学校构建了益文小学“润绘童心”多彩课程体系。在全校400多个学生开设了像京剧、国画、古琴、茶艺、编程、手工、创客、多学科融合的 22门社团课程。
建校不到一年时间,喜悦伴随着汗水,成就伴随着泪水,全体益文人以“爱”育“爱”,以“暖”温“暖”,每个益文人都在努力奔跑着,时时刻刻用担当与实干开启益文小学美好新篇章!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22068.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