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印发,“双减”已经成为教育“热词”。济南市中小学是怎样落实“双减”的呢?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一起来看。
案例35:济阳区永康街小学
01 减量需提质——作业清单,按需“分配”
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多学科教研组统筹教研,提前一周制定作业清单,实时公开,控制作业总量,提高作业实效性。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作业清单除知识类、实践类作业外,还特意设置“弹性作业”,分层调整难度和数量,满足个性化需求。基于学生水平,力求所有作业在校内完成,切实将校外时间支配权交到孩子手中。
02 减量不减“爱”——把脉学生,精准帮扶
教师全批全改,针对性反馈,实时把握学生作业动态。作业完成情况每日一统计,每周一分析,形成跟踪性学情报告。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各班制定详细的帮扶制度,实行二对一帮扶。“大老师”(教师)集中辅导,“小老师”(小组长)随时解疑答惑,在团队合作中共同进步。
03 减量更有“趣”——创意作业,其乐无穷
依托康乐课堂学习体验单,简化书面作业;同时结合课后服务社团活动,创新作业花样,拓展思维导图、朗诵、手抄报、阅读记录卡、劳动、健身、手工、小实验等多种“特色作业”,引领学生学以致用,在动手动脑中快乐成长。
04 减量促成长——多元化评价,全方位发展
将学校康乐币评价体系融入学生作业评价,建立家长、同伴、教师多元化评价机制,助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35104.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