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博物馆热”在中国各地日渐升温,引发不少关注。而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史家小学,这种热度已持续多年。从把课堂搬进博物馆,到将博物馆资源引入校园,再到借助信息技术打造数字博物馆,在探索学校教育与博物馆资源结合的路上,史家小学已走过十余个春秋。如今,与文物交友,和历史对话,在这所学校蔚然成风。仅本学期,就有1300余名学生在学校提供的诸多课后服务项目中,选修了史家教育集团、中国国家博物馆及新维尚智技术团队共同研发并实施的“博悟博学课程”。
从“死”知识走向“活”文物
回顾最初的起点,史家小学与博物馆的缘分,从一位寻求课堂突破的教师开始。
十余年前,主讲“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郭志滨遇到了一个不小的难题——教材中占据很大篇幅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自信,更难以进入学生心里。
怎么办?
一个偶然的机会,郭志滨走进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常设展厅“古代中国”,发现其陈列内容和“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内容高度贴合。这对她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惊喜。“相比书本上间接的、符号性的、呆板的内容,博物馆里的展品显然更加鲜活,更能激发学生兴趣。”郭志滨举例说,“你只跟学生说黄山美,但如果他没到过黄山,就永远感受不到黄山究竟有多美。”所以,何不带学生亲上“黄山”?
当时恰逢东城区全面启动“蓝天工程”,倡导丰富中小学生课余生活。乘着这股东风,郭志滨开始尝试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博物馆。过程中,他们日渐体会到博物馆资源之于孩子成长的重大价值。随着认识的深化,博物馆教育逐渐由“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环节,演变成一门单独的课程——2012年,史家教育集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开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正式实施。十年来,“博悟课程”在实践中完成了从1.0到4.0的跃变——
1.0:“漫步国博”系列课程。把课堂搬进博物馆,让学生直面真实的文物。课程设置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分为说文解字、服饰礼仪、美食美器、音乐辞戏四个主题,按照“工具性→功能性→工艺性→文化性”的学习脉络层层递进。
2.0:“博悟之旅”系列课程。将博物馆资源带回校园,让“博悟课程”反哺国家课程。学校依托博物馆丰富的藏品资源,开发了《“写给孩子的传统文化”——博悟之旅》系列丛书,着重培养学生的“生命、创造、尊重、责任、规则”五大意识。
3.0:亲子研学系列课程。让博悟学习成为最时尚的家庭休闲活动,在亲子研学中建立同向的家校共育模式。学校推出《博悟之旅——亲子研学中的传统文化》丛书,引领学生和家长共同成长。
4.0:数字云研学系列课程。学校牵手北京新维尚智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借助数字化技术,升级“博悟课程”,打造“博悟之旅”数字博物馆,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在海量的历史物证中探究先人智慧。
打破边界,生命才有无限可能
“博悟课程”源于国家课程,但不局限于国家课程。史家小学一直坚持“给成长无限可能”的课程理念,倡导“不让课程的局限,禁锢成长的无限”。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从1.0到4.0,“博悟课程”在实施中突破了诸多边界——
打破馆校边界,实行“双师制”授课。学校与国家博物馆深度合作,采用双师授课模式:博物馆教师完成展厅内的授课任务,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寻找、发现、探究为主;学校教师完成课堂内的授课任务,教学内容以总结、归纳、体验为主。两段教学内容相互呼应、互为补充,既体现专业性,又彰显教育意义。
打破学科边界,实现多学科融合。跨学科、跨领域合作,是史家小学践行“博悟课程”的一大特色。在史家人眼中,文物是没有学科边界的综合体,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学校不仅邀请博物馆工作人员及相关文物专家参与,而且要求每个主题都必须有3个以上不同学科的教师加入。与此同时,课程也以主题探究的方式展开。“我们希望孩子们真正把所有学科的知识融为一体,并能够综合性地调用去解决真实的问题。”郭志滨如是说。目前,“博悟课程”共涵盖语文、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等12门学科,学科覆盖率达到100%。
打破手脑边界,强调实践与探究。彩陶的纹饰如此流畅,难道6000年前古人已经发明了笔?面对孩子们的疑问,教师不急于解答,而是给他们一支笔、一瓶墨、一根树枝、一件兽骨、一块陶片,让他们自己动手去画,探究古人的秘密。这样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博悟课程”中:尝试用不同动物毛发制作的毛笔去创造一幅作品;在上千次的打浆中体会造纸的不易……对于史家小学来说,“博悟课程”并不是要培养某一方面的匠人,而是希望孩子们能真正“参与”课堂,并由身体的参与实现思维的参与。
课程的无限拓展了学生生命的可能。正如史家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泽宽所说:“长大后我不一定会从事与博物馆有关的工作,但这门课程已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至于未来,就交给未来吧!
知识背后的东西更重要
博物馆教育的价值是什么?
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曾表示:“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丰富的国博藏品时,能否激发深邃的情感、高远的梦想,以及由此奠基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我们在博悟课程研发中的关键思考。”
这也是史家小学一以贯之的追求。经过多年探索,学校摸索出了一条“博悟课程”的育人路径:物—晤—悟。物,即基于文物资源背后的丰富信息进行价值认知;晤,即在多样的课堂活动中与文物进行对话,获得真实的价值体验;悟,即体悟、顿悟、领悟、感悟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指向行动自觉的“价值养成”——这是博悟学习的最终归宿。
“我个人一直认为,知识是‘死’的,只要网上能查到的信息,都不需要跟孩子去较劲。要跟孩子较劲的,一定是学习的方法和思维的模式。”郭志滨说。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校特别看重的一点。对于文物,学校并不要求学生记住“哪一朝代、哪一年出土的”等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联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基于问题去探究和思考,并寻找证据去佐证自己的结论。
比如,在认识甲骨文的时候,教师会让孩子自己去猜字,并想象跟这个字有关的场景,然后寻找证据去证明这个场景是否真实存在过。以“射”字为例,很多学生看到时都能想象到打仗的场景,从而得出当时古人能够用箭捕猎的结论。但也有学生想到的是“阳光射下来,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对于这种“不同”,老师并不直接评判,而是提供素材,让孩子去证明自己的猜想。“如果没有证据,他们自己就会自我否定。”郭志滨说,“我们是鼓励孩子去试错的。你可以错,这没有问题,关键是你能发现自己错在哪了、为什么错,并知道怎么去解决,这才是最重要的。”
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分析能力、探究思维,都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此外,学校还特别注重在“博悟课程”中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这是王欢校长所认为的“史家教育的精神基因”,也是郭志滨口中与“根”有关的事。“我们不会在教学中刻意强调文化优劣,只是希望学生能了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底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油然生发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从骨子里高度认同自己的国家。”对此,陈泽宽深有体会。这个自小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浓郁兴趣的学生,在修习“博悟课程”后,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我们人类共同的遗产,需要保护并传承好”。
随着“博悟课程”的日渐完善,史家小学与博物馆的合作逐步深入。除中国国家博物馆外,学校还与北京古代钱币博物馆、古陶文明博物馆、北京汽车博物馆、北京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等诸多小型专门类展馆建立了合作。在此基础上,学校教师正在录制一套新的线上课程,未来,史家的孩子们将实现没有教师辅助的自主上课。博物+教育,史家还有无限可能。
(作者:刘洁)
来源: 教育家杂志社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38304.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