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溪小学。老校名片
学校: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唐溪小学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西洲村校前路6号
青砖黛瓦古韵悠长,朗朗书声笔墨留香。明嘉靖年间,依山傍水的塘美村已有稚童在童馆读书习字。1905年清廷谕令停罢科举,各省学堂开始兴办、扩展,兴学之潮也影响到广东。
1905年到1911年期间,唐溪书院改制为塘美刘氏两等小学堂,校址设在刘氏宗祠,由乡长担任校长,聘请有学识之士担任教导主任,主持学校日常工作。辛亥革命后,塘美刘氏两等小学堂更名为唐溪小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唐溪小学也在不断改变,虽历百年风霜雨雪,但依旧不改育人本色,并凭借悠久的历史和雄厚的底蕴为岭南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卓越人才。
学校新建的教学楼。在红色故事中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新塘镇唯一创校超过百年的革命老区小学,唐溪小学的身上烙印着炽热的红色印记。
1941年3月,中国共产党党员叶明华受聘担任唐溪小学教导主任。叶明华是佛山人,原名叶克之,曾从事地下活动,后来被派往东莞,以教书为职业,开展地下工作。后又被派往新塘的唐溪小学任职。
来到新塘后,叶明华更名为“叶永华”,他在唐溪小学组建抗日活动据点,并建立起抗日少年先锋队组织,有力配合东纵游击队开始敌后游击战争。
在叶明华的努力下,唐溪小学培养出一批抗日救国的青少年,并发展了刘泽芳、刘张华、刘满禧等一批党员,为抗日救亡运动作了有力贡献。
抗战胜利以后,唐溪小学成立了校董会,首届校董会委员有爱国华侨刘荔川、刘莲开等。其中,爱国华侨刘荔川的儿子刘海桥,又名刘镇涛,塘美村二坊人,也投入到了抗日战争中。
20世纪40年代初期,刘海桥在国立广州中山大学就读,毕业时获教育心理学学士,抗战时期他投笔从戎,抗战胜利后,刘海桥又重新拿起笔杆子,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曾任职广东省陆丰县县长、广东省《建国时报》总编辑等。1948年,刘海桥被塘美小学校董会聘任为名誉校长。
同年,中国共产党党员陈康接受组织派遣,以学校教导主任为公开职业身份,在学校高年级学生中秘密发展解放先锋队队员,配合东江纵队的独立第二大队在增城、博罗边界的活动,为解放战争作出贡献。
红色基因也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商人出身的叶炳南是塘美村叶屋人,世代旅居澳洲。他在悉尼开设“安昌号”,以“联络商情,维持商业”之名,在悉尼发起成立华商团体,为旅居澳洲侨胞争取合法权益,关心祖国的兴衰荣辱,关心家乡建设和乡亲的生活。
革命的火种根植于唐溪小学的发展历史中,伴随着唐溪小学一同成长、壮大,也成为唐溪小学自身气质和底蕴的一部分,代代相传,内核不改。
时光流转老校换新颜旧貌换新颜,老校焕发新活力。在历史的沿革发展中,唐溪小学经历数代人的耕耘和奉献,在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方面做了积极有效的探究,帮助学校在教学、管理等方面节节攀高。
1952年,增城县人民政府接管全县中小学,唐溪小学改名为增城县新塘二区下湖乡第二小学,1954年又更名为塘美小学,改春季招生为秋季招生,统一使用全国新编教材,执行上级颁布的全日制小学教育计划。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唐溪小学校门。1979年,塘美小学撤销附设初中班,恢复小学六年制,并继续坚持以教学为主,教育质量有较大提高。1984年,国家推行教育体制改革,学校由村民委员会直接管理,随着教育经费的不断增加,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
2019年7月,唐溪小学迎来了一栋崭新的教学楼,学校的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目前,学校占地面积587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430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19.72平方米。学校办学规模也从原来6个教学班增加到12个,使得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如今,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不管是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还是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唐溪小学都一直努力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为现代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百年的悠久历史为唐溪小学增添了丰厚的底蕴,而锐意创新的精神则为唐溪小学的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唐溪小学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让这所绵延百年的老校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记者】陈理 见习记者 马瑞婕 实习生 陈兆慧
【作者】 陈理
广州教育头条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41761.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