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临沭街道中心小学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多措并举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持续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专题教研,助力“双减”落地
为尽快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临沭街道中心小学教研室先后组织辖区内各小学召开语数英等学科落实“双减”政策专题培训会。倡导以评促教;集体备课,精磨细研,青蓝结对,共促成长。通过加强教研、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开展教学能力培训、加强课堂教学考核评价等多种方式,推动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从源头减轻课业负担。
高效课堂,实现提质增效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更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主渠道。“双减”政策把孩子多余的课业负担减下来,强化了课内教学质量和效能,课堂上,老师们整体把握,分层要求;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精心备课,精讲精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老师们紧扣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严格控制作业量,重视动手操作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尝试推行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各年级、各学科因材施教,结合不同学情设计作业,倡导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力求精准实施,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潜能生“吃得了”。
趣味测试,多元评价育“全人”
学校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无纸笔趣味通关测试活动,以闯关的形式进行,设置“计算我牢固”、“题目我会讲”、“思维我最棒”、“操作我在行”、“识字”、“朗读”等环节,学生在考场内有序等候,排队抽取自己的考试题目,通过口头表达和动手操作的方式完成测试。所有学生参加这样形式特别、内容新颖的考试,表现得既紧张又兴奋。这种测试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保障了学校教育的“轻负”与“高质”。
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学校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有效监管”原则,实行“基础型服务+个性化服务”模式。“基础型服务”以自主作业、答疑辅导、学科素质训练为主。个性化服务”则以缤纷多彩的社团课程为主,学校开设剪纸、棋艺、简笔画、书法、科学、古筝、素描等12个兴趣社团,多渠道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阔视野、增强实践能力,精彩了校园,美丽了童年。3D打印、无人机编程、航模制作等创客课程,让创客活动走进课堂,让所有学生都接受到创客创新教育。同时,学校还组织丰富多样的科技创客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努力在“双减”背景下实现科技筑梦幸福教育。
课外活动,筑梦多彩童年
学校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结合起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注重党史学习教育的实际效。在“学”“思”“行”上下功夫,深挖“党史”资源,讲活“党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用党史浸润学生心田。
“国学浸润童年,经典滋养生命”系列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师生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引进学校、引进课堂,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学校还以传统节日为契机,让经典诵读与传统节日有效结合。清明节时,举办古诗词吟唱活动来缅怀先烈,对学生进行爱家人、爱学校、爱祖国的教育;在“迎中秋文艺汇演”中,一年级学生表演《古朗月行》,稚拙而不乏童趣;重阳节时,二年级学生到周庄敬老院做志愿活动,孩子们排演的古诗节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感动了耄耋老人。师生都能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每次活动中,对诗文进行全新阐释。
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包括篮球训练、足球培训、跳绳、踢毽等在内的十余项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在全校学生中掀起了一股热爱运动的热潮,进一步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学会合作,养成热爱运动的生活方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岳兴英 武秋涧)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79918.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