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书香校园建设,力求通过一系列读书活动,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与此同时,每个班级都针对班情学情,开展创造性的阅读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激发阅读兴趣!
《荀子·劝学》篇中记载:“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为积极提升学生的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能力,二年级9班班主任鞠奥老师另辟蹊径,用制作“毛毛虫”的方式打开了语文阅读、书法练习的新篇章。
鞠老师带领同学们读的第一本《小猪唏哩呼噜》,每天要从阅读的内容中选出5个词语(并标出拼音与声调)和一个优美句子。然后将每天写的内容连起来,制作成毛毛虫的样子,开学看谁的毛毛虫最长,字体更好看。
刚开始上学,学生的玩心比较重,有些学生不太喜欢读书,所以刚开始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引导。通过制作“毛毛虫”,学生每天都需要拿出固定的时间去阅读,根据“21天习惯养成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逐渐就可以脱离家长的陪伴,自己阅读。《小猪唏哩呼噜》是注音版,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了拼音,不认识的字也可通过拼音和声调读出来,而且故事中的情节也逐渐引起孩子的兴趣,吸引孩子继续读下去。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大部分学生逐渐养成了自主阅读的能力。学生书写速度和握笔姿势都得到了强化和提高,也学会了顿笔,写出来的字体也越来越漂亮。
久而久之,给学生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书法、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更增强了学生的毅力和韧性,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后期不需要家长的督促和提醒,就可以自觉去完成,也间接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来源:济南开元外国语小学)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92467.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