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瓜果飘香,美丽的南通市崇川小学又迎来了一批朝气蓬勃的一年级小朋友。为了让小豆包们更快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一年级数学备课组的老师们紧随“双减”政策以及幼小衔接的步伐,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小豆包们尽情地畅游在数学王国里!
玩数学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情景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把数学思维训练融合于游戏之中,这样的学习形式更适合幼小衔接的孩子们,促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学会很多新的数学知识,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1.数一数
数一数生活中的物品,逐步掌握有序数数的方法。瞧,小豆包们边指边数,多认真呀!
2.比一比
通过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轻重等量感,小豆包们或观察,或推理,俨然一个个小小数学家。
3.分一分
把生活中一些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既可以体会数学中的分类思想,又可以让小豆包们养成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做数学
课本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五彩缤纷的生活所提供的教育资源是无限的。在摆一摆、做一做、画一画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小豆包们一点点地积累着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考能力,他们眼中的数学学习变得更有趣、更有料、更有味!
1.图形拼搭
2.时钟DIY
读数学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阅读,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好数学的根基。从数学符号和图形,到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提取与分析,都离不开阅读。我们借助绘本逐步培养阅读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小豆包们说一说故事的内容,完成对数学信息的初步理解。
《首先有一个苹果》把数字融入了生动形象的故事中,可以让小朋友找一找,将数字和形象结合起来,并随着情节发展不断巩固对数字概念的认识。
《爸爸,我要月亮》,小朋友可以多种折页变化中,感受空间延伸的巧妙创意。
《寻找消失的爸爸》,这是一本有关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数学绘本,孩子们可以试着找出立体图形上的平面图形,并通过观察平面图形推理出对物体的部分认知。
对于处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儿童,培养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乐于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看到的信息,尝试用数学的思维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同时,在绘本阅读中不断提升理解能力,在动手操作中积累活动经验,在良好的习惯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就能成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数学“小纽扣”!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95696.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