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陶行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发自内心地爱学生、爱家长、爱教育,以爱育爱、以暖温暖,才能建立起家校之间的信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第二初级中学以爱为基础,用“心”做教育,家校携手,相向而行,共育共成长。
课后延时服务:放学后的幸福时光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校统筹规划,打造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设立两类课后服务课程,即校内自主作业班、专业特色成长课。在校内自主作业班,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答疑。
在此基础上,学校整体设计服务内容,拓宽服务渠道,引入优质资源和优质师资参与课后服务,在课后延时服务中融合校本课程,建立“课程超市”,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涵盖艺术、体育、文学、劳动和实践五个方面,供学生自主选择,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借助甲骨文工作坊,开展书写、刻字、参观、与书法家交流等研学活动;以“烟台市经典诵吟学校”建设成果为基础,带领学生亲近中华经典;合唱团里,学生插上艺术的翅膀,多次获省市级奖项;优秀的实践和研究成果成为烟台市中小学校内减负第一批典型案例……学校依托优势学科,着力打造特色课程,丰富课后服务内涵,构建起良好教育生态,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别化、实践性”学习需求,稳控“作业、实践、扶弱、特长”等多样化发展方向。
心理健康教育:用“心”保驾护航
学校以“悦心”心理工作室和家庭教育工作室为引领,以“心理委员plus”为桥梁,积极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工作。
常态化摸排,掌握“心”动态。开学前期,联合家长对全体学生心理状态进行云端摸排,开学后将心理摸排常态化,并有针对性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畅想二十岁,找寻“心”动力。结合各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用不同表现形式展现孩子们心中理想的二十岁,从对未来的美好畅想中寻找前行动力。传授新方法,消除“心”焦虑。为缓解学生们压力,学校专门为孩子们量身打造了《如何缓解焦虑情绪》视频,分别从转变对待焦虑的思维、允许有焦虑、呼吸放松、记录自己的积极情绪等方面,有效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沉稳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和学习。吹动“蒲公英”,拉近“心”距离。心理委员作为学校的“蒲公英”,架起了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他们每周填报一次《学生心理晴雨表》,协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情绪和心理异常情况,拉近同学、师生、家校间的“心”距离。
家庭教育指导:插上“爱”的翅膀
和睦的家庭氛围、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为引导家长和孩子更多进行平等交流与沟通,共享亲子时光,为孩子的成长增添亮丽色彩,学校举办以“快乐家庭,共享美好时光”为主题的亲子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双管齐下,助力青少年从“心”出发,脚踏实地,逐梦远方,用蓬勃朝气和良好心态迎接明天,拥抱未来。
绘秋之色。迎着飒爽的秋风,一个个小家庭来到户外收集新秋落叶,捕捉秋天记忆。亲子利用收集的落叶共同制作创意画,描绘出心中秋色。诵爱之歌。由孩子教父母唱一首歌,或者父母教孩子唱一首歌,共同录制亲子合唱视频,记录宝贵回忆。亲子共唱拉近了孩子与父母间的距离,从旋律中感受亲情的美好。品情之味。孩子和父母,或郊游野餐,或一起做饭品尝美食。此时此刻,忙碌的身影,就是最温情的风景。家庭和学校的携手,父母和老师的相遇,就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老师关爱学生,家长支持老师,一切从“心”出发,用理解和包容,让教育充满力量,为孩子创造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赵峻生
审校:赵伟业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100915.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