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百分小编 2023-01-01 12:59:57

深圳福田区上步中学是重点吗?蕴含无限精彩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包力通讯员汤淋如王春琳刘慧琦阮立影杨斯敏

11月,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学教师公开课展示活动,历史组刘慧琦、王春琳和汤淋如三位老师,带来了三堂精彩的公开课。

三位老师根据历史教材,参考最新教育教学前沿动态,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方式,展开多种课堂活动,让课堂内容丰富有趣,兼具高效性和实用性。

深圳福田区上步中学是重点吗?蕴含无限精彩(图1)

走进历史中的“三国”

说到“三国”相信学生都不陌生,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汤淋如老师将班级分为四大小组,分别为曹操集团、刘备集团、孙权集团,以及东汉末年其他军阀集团,以《三国演义》的故事作导入,让学生代入历史人物,融入历史情境,重温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

本堂课共分为四部分:汉室衰微群雄起,官赤逐鹿英雄出,三分天下谋统一,英雄远去尽评说。其中,有同学们一起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环节,如探究曹操为何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场战争中一胜一败。

也有让同学自主学习,到讲台前分享环节,如根据书上内容,找出完成“官渡之战”相关要素,完成“三国鼎立局势图”。

此外,还有《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相关对比,让同学们讨论文学作品和史学作品的不同,进而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三国时代是一个政权分立、英雄辈出的时代,所以在课后除了必做的练习册作业外,还布置了选做作业。请同学们说明三国如何消亡,西晋如何实现短暂的统一;或者观看《三国演义》选段,选择一位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为其写一份人物小传,评价其功过。

教学反思

考虑到初一学生学习历史时间相对较短,因此主要以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为主。回顾本节课内容,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讲起,以两场战争为主线,选取大量史料、历史地图、视频材料,尽可能创设历史情境。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大量的历史地图资料,让同学们了解两场战争。以《三国志》为依据,选取一手史料和相关二手史料,帮助同学进一步认知战争的胜负原因,作出相应的历史解释。然后层层递进,使学生意识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最后以长时段时间轴来看三国历史在第四单元的地位,结束本课。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差异,在课下以选做作业的形式进行拓展延伸。

本节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节课探究内容相对较多,重难点层次不够分明,学生是否能完全吸收是一个问题。另外三国历史相对复杂,在课堂上能补充的内容有限。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很多问题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在今后可以设计历史小短剧等,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历史,而且本节课的小组分组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该给同学们更多自主发挥到空间。

科组评价

阮立影:本节课最大的特色在于历史课堂能够融入国画、诗词、文学作品等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学科融合的尝试。建议:可以让同学们根据图片讲三国时的故事,增加学生参与感。

韩丹丹:课件漂亮精美,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中间采用播放视频、插图方式,增加课堂趣味。最后能够教给学生如何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作业分层,有效地提高学生作业效果。建议:可以在课间多走动,检查学生做笔记情况。

胡桂园:内容详实,尤其是将《三国演义》文学作品的片段内容与《三国志》这一史学著作对比,直观展示二者区别。建议:视频展示较多,可以将视频转化为学生讲故事片段。

徐慕婵:可以利用教材地图,引导学生识图能力、概括能力,通过一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素养。建议:视频可单放一张PPT,使课堂环节更流畅。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王春琳老师在本节课通过展示视频、史料、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带领学生共同见证这场伟大胜利,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自觉树立为强国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落实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

本节课共分为四个部分:全民族坚持抗战、中流砥柱定国运;中共七大、内外齐心举国庆;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涅槃重生复国兴;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

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文史料、梳理时间轴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相关知识点。并在课堂上播放《恭喜恭喜》歌曲,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在抗战胜利后的喜悦之情。

小组讨论环节,首先展示一条关于抗战胜利原因的谜语,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每个谜底的含义,进而分析抗战胜利的具体原因及伟大意义。之后再讨论抗战精神及抗战胜利给当代人的启示,让学生自觉树立传承伟大抗战精神的意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历史学习后,他们已经具备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但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历史问题的思考缺乏辩证性和全面性。因此,本节课注重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通过播放视频及音乐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借助表格、图片、文字等资料,梳理知识脉络,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同时为学生提供交流与展示的平台,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交流想法、发表观点,锻炼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认识到抗日战争胜利带来的深远意义。

本节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时间安排前紧后松,没能较好地掌握课堂节奏,前两部分讲授速度过快,知识点拓展较少;教师提问缺乏层次性,未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重难点不够突出;教学环节衔接不够紧密,未能完全调动学生积极性,应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让每位同学都真正参与到课堂之中;今后在课程设计中应注重提问的层次性,活跃课堂气氛,并充分锻炼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

科组评价

阮立影:本节课四个子目的标题较好,但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课程内容与子目标题结合得不够紧密。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大量表格,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较为清晰,也可尝试更多的展示方式。

林丽群:授课过程中可以更多地使用板书,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本节课的主题是抗日战争的胜利,应重点强调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学科素质。

杨斯敏:本节课能根据班级学情设计课堂,强调重难点内容,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教师在提问时应更加注重层次性,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与锻炼的机会,活跃课堂气氛。

汤淋如:本节课的小组讨论环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发言,并出现了很多有趣的答案。课堂能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其中《恭喜恭喜》歌曲的播放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让人眼前一亮。

罗斯福新政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同学们在课前预习中制作了精美的手抄报,由刘慧琦老师在课上进行展示。

导入环节,和同学们做互动游戏,根据文字猜测人物,引出本课的关键人物“罗斯福”。

本节课共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山重水复疑无路——从繁荣到危机“,第二部分“柳暗花明又一村——罗斯福新政”。

通过多媒体方式,观看视频、阅读史料和展示图片,了解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表现、特点、原因,进而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课堂活动环节,班级同学共分为五个小组,分别为“金融组”“工业组”“农业组”“就业组”“社会组”,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以行业代表身份为新政献计献策,到台前展示,并说出理由。然后,结合史料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教学反思

针对目前初三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刘慧琦老师在设计《罗斯福新政》这一课时借助了比较丰富的视频和图片、表格及文字资料,试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得出自己的认识,训练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授课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通过大量历史图文资料,创设一个个探究问题,鼓励学生思考、解决;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把简单的描述性历史变为翔实生动的历史,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预期教学目标得到了实现。

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是:时间安排前松后紧,课堂节奏掌握得不够好;授课过程依旧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动答问的比较少,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的设问比较简单,缺乏真正有深度的提问;教学难点的突破不够到位,对于“爆发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原因”的分析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通过课后的反馈,发现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概念理解不到位,在课程设计时重点强调的史料实证能力还有待提高。

科组评价

阮立影:刘慧琦老师整节课教学线索清晰、内容含量大、重难点突出,展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历史教师对于课堂的追求。课前通过“猜猜他是谁”的巧妙设问,设置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杜俊才:刘慧琦老师的课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精讲高效,课堂氛围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有趣,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

林丽群:突出学生在探究活动的主体作用。在“罗斯福新政”情境设计中,刘慧琦老师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消费三个角度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引领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了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学习。

王颍玉: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从而增进了思考力,发展了历史思维,值得借鉴。课前导图预习展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得到较好体现。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每一堂精彩的公开课背后都离不开每一位老师和科组的努力。主讲老师辛勤备课,备课组老师共同帮助制定教学设计、讨论课程流程,不断磨课,不断修改,不断进步。这个反复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

审读:孙世建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114303.html

相邻文章

最后修改于 2023-01-01

收集整理更新不易,如果觉得本篇资料不错,请点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相关文章推荐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