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许文秀)“猴子捞月”“仙人过桥”“腰缠玉带”“定海神针”……春水初生,春林初盛。长在春天里的孩子们,一不小心就秀了一把非遗“绝活”。在3月8日国际妇女节之际,武汉市江汉区惠康里小学把妈妈们请进学校,以学校特色项目——“空竹”拉动亲子关系,献上一份有意义的节日礼物。
空竹表演。学校供图
“风葫芦”“响铃”“得乐”……这些都是空竹的名字。空竹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民间已流传了近千年,是集娱乐、游戏、健身、竞技和表演于一身的运动项目,它不受场地限制,上手快,锻炼身心、挑战意志力。
抖空竹是惠康里小学的传统。学生从进校就开始学习抖空竹,在长时间练习中学生都能掌握一套空竹动作。课余时间走廊、操场上到处有孩子们抖空竹的身影。每年学校的空竹节孩子们都踊跃参加,一展身手。
“妇女节前夕,有学生提议创编一套空竹动作,赋予新的内涵,回家给奶奶、妈妈们表演,表达节日祝福。”刘彬老师介绍,在准备过程中,孩子们分成动作创编设计小组、内涵陈述小组、主持小组、摄影剪辑小组等,分工协作,发挥特长,完成任务。
活动中,惠康里小学的孩子们,一边抖动空竹,一边讲述每个动作的寓意,在表演中融入对母亲浓浓的爱意,表达对家人的理解。
讲述“我和空竹的故事”。
“我从外地转到惠康里小学读书。刚开始我完全不会抖空竹,但妈妈一有时间就陪我训练。每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妈妈都会给我大大的赞美,让我信心大增。”“感谢妈妈,以前我胆子小,从不敢展现自己,是妈妈的一直鼓励,我才能代表学校跟着空竹走到更大的舞台。”“我在学空竹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是妈妈教会我不要放弃,一点点尝试,我才在摸索练习中成为学校的空竹达人。”李怡宁、马诗青、王子轩讲述“我和空竹的故事”。他们在空竹的学习中收获成长、学会自信、懂得感恩。
此外,孩子们还为母亲献上贺卡,教母亲学一学、抖一抖空竹,为母亲盛饭,和母亲一起共进午餐……在学校架设的沟通桥梁下,孩子们表达对母亲的祝福,享受相互陪伴的快乐。
教母亲抖空竹。
“六年来,孩子一直练习空竹。期间指甲被打裂过,嘴唇被打破过……我一直鼓励他,面对困难不放弃。现在,他的抖空竹不仅动作娴熟还很自信。他经常在班级里帮助同学学习新动作,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学生高奕晨的妈妈说,“跟着孩子我也学会了抖空竹,除了猴子捞月、大车轮等基础动作,也有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如今,每日的晚饭后都是我和孩子的抖空竹时间。我非常珍惜这段亲子时光。”
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家校社协同育人,成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承担相应的职责,为促进家校关系、亲子关系提供更多空间和平台。”惠康里小学德育主任王燕表示,“我们借助传统文化的传承,拉动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这个机会不仅是为家长创设的,同时也是为老师创造的。老师协同家庭育人的能力,需要在一次次家校合作的活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据了解,2003年惠康里小学开设“空竹”校本课程,成立校本社团,师生人人都有一个拿手招式,“猴子捞月”“仙人过桥”“腰缠玉带”“定海神针”“双龙戏珠”“雄狮摆头”,各种招式说来就来,个个都是“空竹达人”。作为学校特色项目,空竹社团曾受邀参加“全国大健康博览会”特别展演、“全民健身运动”开幕式演出、“江汉区运动会”项目表演等。2019年被推荐参选“武汉市十大最美校本课程”。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130238.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