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百分小编 2023-03-15 09:49:53

老家上学好还是外地上学好?孩子上学是放老家还是


大山深处,树立着一面红旗,这是我小侄上的学校,也是中国成千上万所乡村小学之一。坐标安徽中部农村,虽然隶属于合肥市管辖,但由于位置过于偏远(位于合肥市最南端,距离市区100多公里),无法享受到合肥市的优质教育资源,虽然同处在一个城市,但与市区的学校相比,可谓是云泥之别。其实这所学校存在的意义,本就是政府为了照顾农村的留守儿童而保留的,因为周边的同类小学都裁撤得差不多了。

老家上学好还是外地上学好?孩子上学是放老家还是(图1)

说一下学校的现状,目前该校师生共计65人,其中学生57人,共五个年级,一个学前班(学生到六年级要转到镇上的学校去上),老师8人,外加一个兼职的保安。当年,这所学校高峰时,仅周边学生就有200多人,现在人都走了,都往大城市里去了,留下来的,都是父母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和是无力往城市迁徙的农村家庭子女。

学校距离我家骑电动车约20分钟的路程,现在招生的范围扩大到周边的几十个村落,比当年的招生范围要大好几倍。记得我上学的时候,每一个行政村都有自己的小学,后来人口流失,搞小村并大村,原先的学校都裁撤了,现在我小侄的学校也是后来新盖的。其实政府在这里设立一所学校,从成本上来说是划不来的,但为了照顾底层人民,为了让在偏远山区的孩子有学上,不得不在这里设立一所小学,老百姓也很拥戴,这是真正的惠民工程,也是体现“有教无类”的教育精神。

从我观察的情况来看,学生中男女比例为4比6,我小侄上四年级,班上共10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6人,其他班情况更甚。这个比例与中国的男女性别比例是不同步的,与城市小学的男女比例差别很大,因为经济原因,还有意识问题,很多农村家庭在女孩的教育上,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成本,而多数有男孩的家庭早早就规划在城市买房,把孩子带到城市里上学,说明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意识依然存在,也说明男孩身上所承载的期望与他长大后所面临的压力,关于这些,他们的父母是心知肚明的,将孩子留在农村,也是心中的隐痛。

我从学校保安口中得知,该校八名老师,其中六名是有编制的,还有两人,一个是聘用,一个是临时代课,有编制的老师待遇与城里的老师看齐,没有编制的老师待遇就相差甚远。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不是有编制,没几个老师愿意跑到山沟里来上班,而本地又缺少教育人才可以补充,不同于城市里的教师岗位,有无数人争抢,乡村学校在教师人才的引进上,没有什么吸引力,有些刚毕业的师范生,来到乡村小学,待不到两年就走了,即便有编制,也很难留住人。

保安大哥的家就住在学校隔壁,还开了一间小卖部,我问他工资有多少时?他笑着说,我是兼职的,一个月也就1500块,如果不是家在旁边,这个工资根本找不到人来上班。他说的是实情,1500块也只能管一个人的伙食费,还不抵在工地上做几天小工。我跟他开玩笑地说,你这是在为社会做贡献,也是帮政府减轻一些负担。

该校的位置相当偏僻,周边除了零星的村落就是延绵不断的大山,遇到刮风下雨、冬日冰雪,行走极其不便。那大家为什么还把孩子送到这里来上学呢?答案是:免费午餐。免费午餐是一项民心工程,由政府整合社会资源开设的,我问过小侄,伙食怎么样?他说还不错,每天都是三菜一汤,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这里上学,就是为了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减轻负担,因为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由留守老人看带的,他们又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如果没有免费午餐,我想大部分家长是不会把孩子送到这个山沟里来上学的,因为在镇上买饭吃更方便。

除了免费午餐,学校还有一点值得称道的,那就是教学质量尚可(这个只能跟同类别的比,不能跟城市里的比,纬度不同),由于是小班化教学(主要是招不到学生),每个班都不超过十个人,相比如满额的大班,老师的工作压力要小很多,有更多的精力照顾每一个学生,所以,该校在每年的教学质量评比中名列前茅,仅次于镇中心小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这一点不仅我的父母跟我讲过,保安大哥也反复强调,说明此言不虚。

不过我深知,考学路上的艰辛,即便他们在老师的呵护下,打好小学基础,但是在未来的升学道路上,依然困难重重,因为真正的挑战在后面。本镇的初中校风不良、生源不佳,教学质量很是堪忧,又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课外辅导,而初中阶段,又是孩子的青春期,叛逆与放荡是常态,在这样的环境下,好孩子也容易变坏,大部分农村的孩子初中初中一毕业,不是上技校就是进厂打螺丝。

我跟小侄说,现在你是跟全班的同学比成绩,到了初中的时候,你要跟全年级的同学去PK,赢了才有机会上高中,输了只能上技校。到了高中的时候,你要跟全省的学同学去竞争,赢了才有机会上大学,输了就只能去搬砖,所以你现在要认真学习,把功课做扎实。他点点头,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我想他似乎也感觉到自身的处境。因为他就读的学校与城市里学生站满操场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他不说,但我知道他也向往那里。

其实我最担心的,并不是学校的硬件资源和师资力量,我更关心的是学生的数量。因为中国的教育,本质上就是考学,而考学的形式又是竞赛,一个学生数量不达标的学校的是很难产生竞赛氛围的,而没有竞赛氛围的教育,又很难让孩子的成绩得到真正的提高,即便在小学阶段有着保姆式的教育呵护,到了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又不得不面临惨烈的淘汰赛,我怕他们到时候适应不了,因为在起跑线阶段,他们已经被落下了。

遥想当年,这个山沟里的小学,也涌现出无数个大学生,他们啃着馒头,就着咸菜,在煤油灯下一题一题的练习,最终走出了大山,闻达于社会各界。而他们的后辈,眼前的这群小孩,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而这一切又是时代的宿命。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130855.html

相邻文章

最后修改于 2023-03-15

收集整理更新不易,如果觉得本篇资料不错,请点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相关文章推荐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