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百分小编 2023-04-28 07:09:25

滁州西涧原文及赏析【精选四篇】


滁州西涧古诗的原文及赏析

学习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此文是一首写景七绝诗。滁州城的西门外有一条西涧,俗称上马河,环境幽美。韦应物在任滁州刺史时候,常去游玩,还在涧边中上了柳树。这首诗就是他的即景之作。

内容导航滁州西涧的原文及赏析作者韦应物的介绍滁州西涧的注释滁州西涧的创作背景滁州西涧的原文及赏析

滁州西涧原文: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的翻译:

唯独喜欢涧边幽谷里生长的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滁州西涧的赏析:

首二句写暮春景物,写对幽草的喜爱和黄鹂的鸣叫,动静结合。“怜”是喜爱之意,诗人好静,因此对涧边生长的幽草特别喜爱,又听到有黄莺鸣叫,抬头望去,黄鹂却在树阴深处,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鸟啼构成一片清幽景致。其时已到晚春,群芳凋落,涧边一片青草萋萋。这里的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赢得了诗人的喜爱。

滁州西涧后两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舟横无人的荒津野渡景象。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连绵,涧水之势顿见湍急。郊野渡口此刻愈发难觅人踪,只有空舟随波飘荡。用一“带”字,好像雨是随着潮水而来,用一“急”字,则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这里描绘的情境未免有些荒凉,但又用一“自”字,却体现出悠闲和自得。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

作者韦应物的介绍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韦应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一生最终也是以悲剧而落幕。韦应物的诗,清朗疏淡萧散,既有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派的清淡闲远,也有诗圣杜甫那伟大的现实主义的忧国忧民,和对黎民百姓深沉的爱。

韦应物出生在地位显赫的高门大族,“京兆韦杜,去天尺五”在唐朝,杜氏家族出了十二个宰相,而韦氏家族更出了十四个宰相。韦应物从小性格豪横。他性格放荡不羁,横行乡里,乡里的人见到他就躲得远远的。直到十七岁和人打架伤了人,吃了官司才知道读书的可贵,发奋读书,最终成为一代文宗。可惜后来安史之乱改变了他的未来,韦应物成了乱世之中的流浪者,被抛入了社会的大潮中载沉载浮。但韦应物的晚年凄凉悲惨,在苏州刺史届满之话,他仿佛被朝廷彻底遗忘,再也没有获得新任命。韦应物居然连回长安找路子的路费都没有,只好寄居在苏州的一座寺庙之中,最终贫困潦倒而死。

滁州西涧的注释

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春潮:春天的潮汐。

野渡:郊野的渡口。横:指随意漂浮。

滁州西涧的创作背景

滁州西涧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

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所以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140293.html

相邻文章

最后修改于 2023-04-28

收集整理更新不易,如果觉得本篇资料不错,请点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相关文章推荐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