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是谁)
学习《左传》的知识点,相传是为春秋时期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内容导航左传的简单介绍《左传》的文学成就《左传》的4个史学价值左传的简单介绍《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为《春秋》,最大的编年体史书为《资治通鉴》,所以《左传》只能说是最早的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四年(前464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西汉末年刘歆所见到的则称“古文《春秋左氏传》”。《左传》就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刘歆认为《左传》是传《春秋》的﹐所以他就拿传文去解经使之互相说明。在汉代《春秋》与《左传》本来是各自单行的,晋代杜预在刘歆、贾逵等前人解释的基础上,把“经”(《春秋》)与“传”(《左传》)按纪年合并到一起成为一部书,而加以系统解释,这就是《春秋经传集解》。
《左传》的文学成就一、《左传》显示了由单纯记史向注重剪裁史料、精于谋篇、善于敷演故事的重要跨越,空前而触目地增加了叙事的形象性、生动性,从而体现早期史书中文学成分的显著积累。
二、《左传》在铺叙事件过程中,第一次展现了一批有着各自经历和不同性格的历史人物,虽非完全着意而为,却也时有渲染、夸饰之笔,客观上积累了形象塑造的宝贵经验,为此后传记文学、历史小说涌现提供了难得的启示、重要的借鉴。
三、《左传》语言简洁而准确,生动而富于表现力,注意细致描摹,长于运用比喻,达到了很高成就,常被后代视为某种规范;其特具的文学色彩与文学价值,也是此前记事文字中所罕见的。
四、从总体看,《左传》思想深邃、文风朴厚,叙事、状物精彩而富于多样性,留下了许多久经传诵的佳作,其中不少业已成为后世人们称文的典范。清初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历代堪称“观止”的优秀古文,所收《左传》各篇(节)竟达三十三则之多,可见一斑。
《左传》的4个史学价值首先,它是研究先秦历史、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
《左传》所记述的内容,不再以鲁国为中心,而能平均地兼顾到周王室、晋、楚、郑、齐、宋等各个国家的发展情况,因为各国积累的史料有多寡齐佚的问题,记述各国史实时,便有详略之别。
从大方向来说,《左传》的史料内容不仅涵盖了当时各诸侯国在内政、外交、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些情况,更也载录不少珍贵的上古史史料。
《左传》能广泛地采集先秦的古史旧闻,详实地记录春秋时期的各国史事,因此便成为后世研究春秋史、先秦史的宝贵参考书籍。
其次,它以卓越的叙事手法合记言、记事于一体,开以往叙史之先例。
《左传》集合了古代已有的记言、记事两种史书的优点,依日、月、年编次,以精湛的叙事手法,纠合分别记录的言和事,让复杂的史事能一气呵成,让春秋时期的人物在历史事件中更具体、更形象化,成为后世史学家如司马迁、班固、司马光等史学大家叙史之典范。
再次,它开了后世史书论赞的先河。
《左传》首创“史”、“论”结合的体裁。其论赞评论,有具名者,或不具名泛称为“君子曰”的二种主要形式。
从《左传》的论赞中,可知当时的历史人物有的得到好的评价,有的则是负面的论断。通常书中予以赞扬的对象,是各诸侯国的明主贤臣、能人义士及为国立功者。此论赞评论或可表达出作者的观点,直抒作者胸臆,或忠实呈现当时人物的评论,提供阅读者一种思考方向。
不管论赞的原始作用、目的为何,后世纪传体史籍中的赞语,如《史记》中的“太史公曰”、《资治通鉴》中的“臣光曰”就是受了《左传》论赞体的影响。
最后,它提倡记载史事必须据事直书。
《左传》作者在文中几处,特别歌颂着史官直书实录的精神,例如在襄公二十五年时的一段记录,便极力赞扬像南史氏这样的一些直史和良史。
《左传》提倡史官记载史事时,必须据事直书的这个精神,对后世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往后优秀史官应具备的美德,和评价史书时奉为圭臬的一个标准。
从《左传》强调了史官应拥有专业素养,也就是对所撰之史实负责之后,史官有了更令人尊崇的一面——不只是奉了命机械性地抄写传诵,而是贯注了道德于意志中,不管发生任何事,也要忠实地呈现所见、所闻。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140299.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