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百分小编 2023-05-12 09:28:18

高考历史2023必背知识点(汇总3篇)


高考历史2023必背知识点大全

高考历史学科就是靠背诵,高考历史2023必背知识点具体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2023必背知识点,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内容导航高考历史2023必背知识点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高考历史2023必背知识点

一、帝国的建立,即 “六王毕,四海一”

1.秦统一中原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

2.军事上的巩固

(1) 史实:筑长城、开“直道”,北击匈奴;开灵渠,平定岭南;开“五尺道”,开辟西南。

(2) 意义:加强了北方的边防;首次把岭南、西南归入中央王朝的政治版图内。

3.评价(意义):秦朝的军事、政治措施,不仅加强了对周边地区的政治控制,扩大了统治区域,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

二、巩固帝国统治

1.地方制度:“废分封,行郡县”,即“海内为郡县”。

(1) 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大规模推行:秦统一之后。

(2) 内容:郡、县、乡、里;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

(3) 性质:是中国古代自秦王朝以来长期实行的一种地方行政制度。

(4) 特点(与分封制相比):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5) 巩固:西汉继续实行郡县制,并逐步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

(6) 评价:实现了这样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的控制和管辖;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制度,即皇帝、百官公卿。

(1) 皇帝制度的创立:至高无上。

(2)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三公”的职责:丞相:统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朝政。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军事。九卿:略。特点:互相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3) 朝议制度

概念:丞相、御史大夫、诸卿讨论国家军政要务的方式。

评价: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但秦始皇晚年遭到破坏。

(4)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增加了“刺史”和司隶校尉。意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对于巩固政权,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评价

1.秦汉建立的“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的定了基本格局。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四、知识拓展

1.秦朝虽有太尉一职,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设立官员,而是由秦始皇自己亲自担任。

三公真正的确立是在西汉

2.秦汉时期:郡守和县令每年定期是向丞相述职,而不是向皇帝述职。

3.君主专制的.两大基本矛盾:军权和相权;

中央和地方。两大矛盾的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地方的权力不断被削弱。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本质特征: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统治。

5.君主专制的弊端:独断性和随意性,不可避免决策中的重大失误,且容易导致暴政。

因此皇帝的品行在其执政过程中至关重要。

6.三公九卿的评价:三公九卿组成的朝廷是秦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绝对受制于皇帝并代行皇帝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三公的出现是对世卿世禄制的彻底否定。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我国古代出现了一系列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们对迷信邪说、宗教神权的批判推动了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发展。

1.荀子认为,星坠日食,刮风下雨,春生夏长,是自然变化,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人力能够征服自然并使之为人类服务。

2.王充指出,日食、月食都有一定规律,打雷下雨都是正常现象,并非天降灾害。他批判迷信鬼神思想,他认为:人死了,形体腐朽,变成灰土,精神也随之消亡,不会变成鬼。鬼是不存在的。

3.范缜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着的,有了肉体,才有精神;肉体死去,精神也随之消失。

4.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他还重视实践对人的认识的作用。

高考历史知识点

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近代化,也叫现代化

对于这个概念的使用,习惯上建国前的历史用近代化,建国后的历史用现代化。指不发达社会成为发达社会的过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

主要体现为: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世界近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实现近代化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英法两国率先完成封建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其他西方国家也通过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变革而实现近代化,它们都属于内生型近代化。中国是在西方列强侵略的影响下,以西方资本主义为榜样而进行近代化的探索,中国属于后发外生型的近代化。所以,中国的近代化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化。

2.民族独立与近代中国近代化的两大主题

民族独立主要是改变国家、民族被压迫的地位,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关系问题。近代化是要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要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干的社会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的问题。两者不能同时并举来实现,也不能互相替代:没有民族独立,就不能实现近代化;没有近代化,政治、经济、文化落后,就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

唯一的办法是:要走革命的道路,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取得民族独立,为实现近代化开辟道路。即先独立,然后才能实现近代化。

3.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起点

鸦片战争期间,一些爱国志士和开明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外来知识,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这是中国近代化的思想启蒙。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应用于中国,外国人首先在中国兴办了使用机器生产和蒸汽动力的近代企业。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洪仁玕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这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近代化方案。

洋务运动的核心是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军事装备和军事技术,兴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展开。这时距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约100年。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以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目标,从此,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由经济技术阶段进入政治制度阶段,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

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文化近代化运动。这一运动中提出的民主科学的 口号 成为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总之,在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此后的30年,中国近代化的程度不断深化,收回了一些国家权益,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呈现一种曲折、缓慢发展的态势。总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近代化的目标最终未能真正实现。

4.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近代化的重任

自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担负了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近代化的重任。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而为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5.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会议规定了革命胜利后要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总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一五"期间我国建立了飞机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这些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世界主要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差60年~70年。1964年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93年我国银河Ⅱ型巨型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2003年10月我国"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这些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距离世界开始第三次科技革命大约20~40年。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世界先进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在逐步缩短。

由此我们得到的认识是:

①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前提是民族独立。

②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③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走改革开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目前,我国已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五四运动的影响

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爱国、进步、科学、民主,是公认的“五四精神”。同时五四运动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它不仅涵盖对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教育制度改革、文学艺术潮流的影响,也对党的诞生产生了颇为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推行了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等口号,进一步促进了反封建思想的发展;开创了中国文学新的历史时期,此后国内出现了数十个文艺社团,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尽管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到了外交失败,但战后的国际形势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经过五四爱国运动,各种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中国人民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的潮流空前高涨。

五四运动在中国播下无产阶级革命的种子,为我党的诞生创造了群众基础。

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群众性的革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到运动中。(注意:此时还没有农民阶级!只有部分农民阶级参加了)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第四,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五,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高考文科历史知识点总结

1.著名的医生

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四诊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我国医生所沿用。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他搜集民间许多灵验的药方,结合自己的实践,写成医学著作。后人尊他为"医圣"。

华佗是东汉末年一位以治疗外科病而负盛名的民间医生。他制成了麻醉药剂"麻沸散",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他还创作 体操 "五禽戏",使人体许多部位得到运动。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被后人称为"药王"。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掌握了丰富的医疗技术和 经验 。他研读大量医书,走访很多地方,收集民间药方,采集药物标本,并虚心向药农和其他劳动人民请教。

2.著名的医学著作

《内经》是战国时编写的著名医书。书中叙述了人体的内脏部位和血脉循环情况,提出了病理学说,介绍了311种病候和汤液、针灸、按摩等方法。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著作。书中记录了三四百个药方,有许多至今还被广泛运用。书中阐述的中医学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唐本草》是唐高宗时政府组织人编写的,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年。

《千金方》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著作。书中记载了800多种药物和5000多个药方。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著作。书中收录1800多种药物,其中新增药物370多种。对每种药物的产地、形状、颜色、气味、主治、功能等情况都详加说明。附有大量药物形态插图。载录1万多个药方。

3.古代医学的发展状况

战国时不但出现了著名医生和医学著作,而且有的医生采取了分科治病的方法。当时的分科主要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

唐太宗时,办了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143408.html

相邻文章

最后修改于 2023-05-12

收集整理更新不易,如果觉得本篇资料不错,请点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相关文章推荐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