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个地区,不同学校的管理方式和风格一般是不一样的。有的学校特别严格,有早晚自习还有中自习,放假后要求师生提前返校,老师要提前两分钟进教室,老师上晚自习不能随意离开教室,领导们经常巡课,等等,而有的学校的管理就要宽松许多。
很多人认为:在管理特别严格的学校毕业的孩子上了高中后没什么冲劲,或者在初中被逼太紧的孩子后劲不足。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吗?
这样的情况应该是存在的,我在本市见过听过这样的事情。
初中学霸变高中学渣
一个女老师在某私立学校的高中部教书,这个学校没有小学,她女儿在一所公立学校读完小学后,就到了这所私立初中部。
她知道女儿玩心大,比如上厕所时会拿着手机在里面呆很久,做作业常拖拖拉拉。以前她不能时刻盯着女儿,现在她可以随时了解女儿的状况了,她便在家里给女儿立规矩,在学校让老师对女儿管严一点,并经常去女儿老师那里了解情况。
她女儿还是很聪明的,再加上妈妈和老师盯得很紧,她的成绩一直不错。后来,她中考成绩优异,考取了全市唯一的一所公办重点高中。一家人自然都很高兴。
这个老师听女儿说高中管理比初中松很多,学生学习主要靠自觉:晚自习时教室里经常看不到老师的身影,因为老师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数学老师讲题时会挑重点讲,不会题题都讲;对于课外文言文,语文老师不会一句一句翻译,而是让学生对照翻译自习……
她女儿学习不主动,也不自觉,很快就掉队了,物理一整年都没有及格过,数学更差,高一期末考试她只考了300多分。
女老师想了一些办法补救,比如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每天晚上赶过去陪女儿学习,还请老师多提醒女儿。可是,收效不大。后来,她女儿高考考了400多分。
中考优异却融入不了高中环境
还有一个学生也有类似的经历,是个男生。他初中是在另一所私立学校读的,这所学校也有高中部和初中部,初中部是全市四大初中之一,学校管理在四所中最严格。
中考时,这个学生以全市前一百名的成绩考入了市重点高中,中考总分740,他考了680多分,全市过700分的只有个位数。
这个学生在高中读了一段时间,完全适应不了那里的教学环境。就像一根一直被拉紧的绳子突然被人放弃了一样,他瞬间感觉自己无所适从。
最后,他离开了重点高中,回到了他原来学校的高中部学习。
那么,这两个学生的经历具有代表性吗?
应该没有。说“没有”,是因为他们的初中同学考到同一所重点高中后,也有学得很好的;说“应该”,主要是这个没法统计和量化。
事实上,中考成绩再优异的学生,最后总有一部分掉队,而一定会有中考成绩不那么突出的学生,会在高中慢慢跟上大部队,甚至超过很多排在他前面的人。
不过,个人认为家长督促初中孩子学习时要把握好尺度。
这里也有一个例子。
一个学生中考成绩很差,只能勉强够得着全市高中最低分数线。
但他学习非常刻苦,从高一起就喜欢拉着老师问问题。因为班上学生成绩都不咋样,老师还把讲桌旁边的特座给了他。
三年后,他没有考取什么名校,他考了530多分,考上了一本院校,而学校很多中考成绩比他高得多的学生都没他考得好。
写在最后
如果你要问怎么在高中做到稳定成绩或者超越其他人,那么一线老师就会告诉你除了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之类还要做到这样几点:
首先,不要积攒问题。平时有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弄清楚,等问题积攒多了,人就会懒得思考了,当然这个前提是要常常思考自己哪里没听懂,“学而不思则殆”这句话就是提醒我们要主动思考自己的问题。先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其实就这么简单。
其次,从高一就开始自觉准备各科错题集。有的老师不会要求学生把错题整理到一起,学生需要自己准备,并把平时练习中、考试时的错题收集到一起,如果没有时间抄写,那就剪贴。
语文可以没有错题集,但要有一个有一定厚度的笔记本。把笔记本分成文言文、成语、诗词鉴赏、语病、现代文阅读题型、素材等板块,平时不断往里面填充内容,比如考试遇到了一个成语“江河日下”,自己不是很懂,那就把它记下来。坚持这样做,高三的语文学习就会比较轻松。
一个人的成绩的退步或者进步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校风班风、班主任、任课老师等,但最主要还是在于自己。大家到了新的学校,就要调整状态,融入环境,并相信所有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至于成绩,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
今日话题:你觉得初中被逼太紧会导致后劲不足吗?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168444.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