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高三休学学生乔飞尔的展,在网上引发热议。
她给117名中学生(高三学生29人,初三学生88人)的手指特写办了一次展览:
图源:乔飞尔
这些手指的第一指节处,都有一个因长期持笔被磨出的茧子和鼓包。
中指老茧,鼓包,甚至变形,独属于中国学生的“青春伤痕”,戳中了很多人。
毕竟,谁的青春没有用一套套《五年中/高考三年模拟》、一套套卷子,在中指一点点养出一个凸起鼓包的经历。
鼓包是茧子,也是中国学生学习的痕迹。曾经有多卷,中指上的包永远记得。卷过的苦可能自己都忘了,但手上的鼓包都还替我们记着。
据悉,在接受拍摄的学生中,75%的同学持笔时间超过6小时,其中有21%超过9小时。
而对于手指鼓包现象,75%的家长/老师中并没有关注,85%认为此变形正常,甚至有家长认为有鼓包是认真学习的表现。
也就难怪,在以绩优主义为主导的应试教育系统中,办展人乔飞尔为何觉得自己是少数那类与系统不兼容的孩子,为何从初三开始厌学、高三前实在坚持不下去、选择休学。
图源:乔飞尔
难怪,为何很多个“乔飞尔”,在不被注意的角落,选择休学辍学,陷入迷茫和痛苦之中。
他们为什么迫切地想要逃离学校?离开学校之后,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需要怎样的帮助?
图源:乔飞尔
1
他们为什么想要逃离学校?
造成中学生休学、退学、辍学的原因很多,而最多的,就是来自学业、家庭的压力。
NO.1
鼓包像学习流水线记号
小刘曾在高中阶段休学了一年半,回忆起休学前的那段时间,她说:“那段时间学习让我的心情变得很压抑,几乎每天晚上都想哭。”
“时间过得好快,我还记得这张照片是高一运动会的时候拍的,当时这个学校是我特别想上的高中。”
刚进入高中时,小刘并不是这样,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图源:小刘
但日复一日的早五晚九,以及尽管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每一科成绩都很一般,在班里只能排到中下游,小刘的情绪跌至谷底。
“那时候我很懦弱,遇到事情就喜欢退缩,觉得离开学校一切就会好起来。”
学习压力大和学业成就低,是小刘从厌学走向辍学的重要因素。
在“唯分数论”的环境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对自我的评价也会降低,对学业和未来职业发展失去信心,因此更容易产生辍学想法。
有些学生,甚至会因为学习成绩差而遭遇教师的不公平对待或同学的排斥,从而产生辍学倾向。
而我们的很多学生,明明已经很努力了。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经做过一项调查:
中国学生花在作业上的时间位居世界第一,平均每周13.8个小时。
天道酬勤,现在不吃学习的苦以后就要吃生活的苦,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努力只能及格拼命才能优秀等等:
这些根植在中国人骨子里勤学苦读的观念,让很多孩子苦不堪言。
NO.2
不敢让孩子喘息、怕落后于人
“妈妈,给我请一天假,我头疼,真的头疼。”
“妈妈,我头还是疼,请一天假,在家休息一天我就能好,后天我就回去上学。”
雷女士的儿子,在初二下学期出现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开始反复请求雷女士帮自己请假休息。
一开始雷女士顺从了孩子的意愿,以为孩子休息一段时间就能好,然而孩子的厌学情绪并没有好转,反而从一周请一天假发展到了濒临休学。
“早上我拉着他去上学,他就抱着门框不撒手。”
根据医院的诊断,雷女士的儿子身体上没有任何问题,但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家庭因素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父母越倾向于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越好,子女的辍学风险越低;
相反,父母对子女的关注越少,对子女的教育期待越低,子女辍学的概率就越高。
只是现在很多家长压力也很大,在当前内卷的环境下,也不敢让孩子放松,担心孩子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落后同龄人,甚至掉队。
像前面提到的办展人、高三女孩乔飞尔的妈妈,当女儿休学后,她也跟着反思,才意识到小时候带女儿上各种兴趣班、竞赛班,就像:
上了发条一样,一直在学,也不知道是为啥要学,反正就是在学。
爸爸则是在她的展引发热议后,意识到:
“高二毕业考试完决绝地选择弃学,这对我俩心理上、精神上都是一次严肃的警告。想想问题不只是孩子的问题,整个社会、学校、家庭既有的一套价值系统积压得孩子已经没有自我生存的空间,而我俩的有限认知并不能完全了解理解她的世界,全社会都是以「为她好」的名义在剥夺她们应该享有的一切。
作为和孩子最亲最近的人,都不愿正视孩子的问题选择和其他人一样冷漠,对孩子来说是多么残酷和无望。我们都不敢深想,周围朋友的孩子一个个出现的问题绝不是偶然。在孩子成长中最需帮助的这阶段用有效方法引导孩子,是做父母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件大事。”
2
离开学校之后,他们怎么样了?
办展人乔飞尔分享,“休学之后,我也并没有感觉到解脱,反而有一种无所事事、一脚踩空的感觉。”那些离开学校的中学生,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呢?
NO.1
想清楚为什么学,重归校园
离开学校开始工作后,小刘陷入了更深的懊悔与迷茫。
“最近真的好想回去上学,真的好后悔当初没有坚持下去,但是再次回去我还是会面临很大的考验,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迷茫期的小刘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经历后,一位家长劝诫道:
“孩子你首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想要什么?把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你就应该知道该不该继续学业了。”
最终,在经历了一年半的休学后,小刘在家人和老师的帮助下重新回到了学校,继续读高三。
由于落下了很多功课,小刘学得非常吃力,各科成绩也不好,但这次想清楚为什么而学的她,觉得,“回到高中让我心中有希望”。
NO.2
迷茫中不断看清,之前没看清的问题
“我们走走停停,迂回往复,刚好一点儿了,又倒下。”
雷女士给儿子找了好几个心理医生,甚至自己也开始接受心理咨询,但孩子仍陷在厌学情绪的泥沼中。
面对班主任发来询问孩子什么时候能回去上学的信息,雷女士和丈夫手足无措,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想知道孩子什么时候能复学。
但雷女士也在自我开解,“我们走着走着就停下了,不断看清自己,自认为没什么问题却全都是问题。”
NO.3
自我和解,学会爱自己
小章因抑郁症复发离开学校后,决定在家自学。
“虽然我可能永远无法忘掉曾经那些阴影,但我学会了爱自己。”
镜头下的她平和而乐观,与大家分享着自己辍学后的生活。她坚持每天读书,自学高中知识。
图源:乔飞尔
不那么适合应试教育的小孩,开始自我觉醒、自我和解,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应这个教育模式和成长方式,高考也不是唯一的路;
一步步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一点点找到自身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3
不要让自救
成为他们持续一生的漫长课题
在快速而精密运转的社会节奏之外,教育是一块独特的土壤,它需要农业般的精耕细作。
NO.1
学生不是学习机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
学业上的低效能感会导致孩子厌学、怕学,学生比任何人都对成绩敏感,深受评价体系的压力push。
想到之前看的鸟鸟的一个采访,她说自己上学的时候觉得,学习是为了自由。
因为当你学习不好的时候,别人包括父母都会对你的人生随意指手画脚,但如果你学习好,别人就会对你有一些尊重,觉得你这个人有一些基础的判断能力。学习好了以后,你才可以得到一部分属于自己的自由。
这一感受,让人为之一颤。
学习、受教育,明明是一个充满开垦和收获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充满新体验,发现我们生命中无数的“不可知”里,藏着拥有一切可能性的多重宇宙的过程。
但对学生而言,它似乎更像是流水线上不停打螺丝钉的过程。
NO.2
给予孩子心理养分
人只会在能滋养ta的地方,状态越来越好。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曾通过30年的研究发现,来自家庭的支持是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心理养分”。
而在他看来想要为孩子提供充足的“心理养分”,需要给予孩子三方面的支持。
首先要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广度。带着孩子去感受学业之外的东西,尽量点燃孩子对生命本身的热爱,例如音乐、绘画、运动。因为孩子跟生活贴得越近,生命的根基就扎得越牢。
而这与关注孩子的学习本身并不冲突。相反的,如果父母把学习当作评价孩子的唯一价值体系,一旦学业受挫,孩子心中的支撑点就会全部崩塌。
其次,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接纳,让孩子确信即使自己不够聪明,成绩不够优秀,父母也爱自己,会永远接纳和支持自己。只有对父母充满信任,孩子才会在学业上遇到困难时主动与父母沟通。
最后,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许多父母都会觉得孩子在中学时期格外叛逆,难以管教,学业上出了问题自己也只能干着急。
实际上,中学生正处在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尽量避免过度掌控孩子的生活,重视孩子自身的感受与想法,通过沟通、协商而非责骂、强迫来解决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家庭,我们需要做的:
不是让他们严丝合缝地卡在流水线中,成为优秀的产品;
而是让他们成长过程是积累而非消耗,是变厚而不是变薄,让他们得以成为自己,人生就算天崩地裂,也永远充满passion。
参考资料:
[1]光明日报:厌学或学习困难取代贫困成我国辍学首要原因,媒体开出三药方
[2]欧贤才:中小学生辍学原因梳理及辍学预防措施建议
[3]覃宏霞:美国辍学问题研究的新进展及其评价
[4]人物:一个高中生和她拍下的117根手指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168577.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