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天津5月16日电 (见习记者 牟昊琨)“您好,我是你们的人工智能助教机器人‘小飞’,让我们一起进入人工智能课堂吧。”“人工智能翻译在此,您需要翻译什么?”“我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现在我要开始搬运了。”……走进天津市第二新华中学,记者眼前一亮:学生分组而坐,通过编程调用机器学习、语音识别、物体识别、文字识别、机器翻译等AI能力,让桌上的小机器人完成相应指令。学生们在课堂上不断实践摸索,将原本“天马行空”的想法转换为实际应用,在动手操作中收获满满成就感。
学生现场操作机械臂书写“人工智能 赋能未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牟昊琨 摄
来到天津市第二新华中学,可以时刻感受到“互联网+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创新应用、智慧教育生态体系让学生享受到的高品质幸福教育。该校综合素质活动技术支持人员张君表示,“通过接触机械臂等智能设备,先让孩子们产生兴趣,进而加入编程语言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让他们搭建自己的人工智能场景,形成项目式教学,培养孩子们的创新和应用能力。”
学生们戴VR眼镜上课学习。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牟昊琨 摄
中国青年网记者了解到,目前学校已开设机器人、机器手臂、人工交互智能体验、虚拟现实等多个层次、面向不同年级的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于人工智能学习的兴趣,构建出具有“二新华特色”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
天津市第二新华中学学生与甘肃平凉对口扶贫地区学生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同上一节课”。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牟昊琨 摄
该校以人工智能为依托,高度重视党史学习的推动。学校通过对直播教学平台的探索、构建,自研平台使课堂直播常态化。通过“专递教学”的方式实现天津市第二新华中学和甘肃平凉建立对口扶贫地区思政教学的有机整合。通过“专递课堂”的形式,探索津陇两地“同上一节课,共享一名师”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开辟远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路径。
除了“创新启智”“思政培智”,“阅读明智”“安护防智”“数据汇智”“书法益智”“非遗传智”“体育强智”都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AI图像识别技术、5G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全方位覆盖到日常教育教学中,通过科技“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同时,通过智慧赋能,让教育更均衡优质,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回应新的人才需求,是天津市第二新华中学的目标。让师生在充满活力的智慧生态中获得动力与能力,感受师生共同的幸福生长以及对更高、更远、更美好未来的期待。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然要与智慧校园体系建设紧密融合。日征月迈,天津市第二新华中学作为新时代学校,将紧紧围绕“构建智慧教育生态体系,让师生享受高品质幸福教育”不断探索努力,为民生发展奋力奠基。
来源:中国青年网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25835.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