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读了崔英强校长写的这篇文章《教育像种庄稼》,我深有同感,现在人们的焦虑都体现在孩子身上,“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每位家长都想让孩子早早掌握各种知识,可是忘了孩子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模一样,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不同的生长成熟周期,我们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辅助孩子成长,不是拔苗助长,而是静待花开。
人生是一部成长史,是不断学习的过程,日常中父母身传言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我的父母就生了我们两个女儿,对我们从小就很喜爱,童年的时候就是疯玩,没有上过补习班,父母工作忙,白天上班,晚上妈妈还要把单位的账本拿回家记账,我们从小看到妈妈在昏暗的灯光下拿着算盘记账的场景,妈妈学历低,算账很吃力,经常忙到半夜才把账目弄清,也让我从小就体会到要好好学习才能掌握知识,才能帮助妈妈,不受没有文化的苦。父亲爱看书,只要在家有时间肯定在看书,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就是让爸爸带着去镇上的新华书店买书,父母从来没有强迫我们去学习,我和妹妹按部就班地上学,读完大学,参加工作,妹妹后来读到博士后,公派留学,现在是副教授,在南方大学教书,我在工作中也不断学习充电,现在是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副主任医师。父母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让我们一生都要去学习探索新的知识。
每个人有不同的成长经历,有的早慧,从小聪明,悟性高,有的天生愚笨,大气晚成,王安石写的《伤仲永》,仲永从小出口成章,大人却不好好培养,结果泯然于众;清朝曾国藩天生愚笨,考秀才多年不过,但他从不放弃,最终成为清朝一代名臣。明朝一秀才宋应星一生进京赶考未果,但在赶考途中,他学习到了中国当时科技农业手工业技术,编写了《天工开物》,外国学者称《天工开物》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所以教育不是眼前的焦虑,是终身不断地学习,余世存在《时间之书》中说到:“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刘。。妈妈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26189.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