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心 幸福双翼学员
如果你看到孩子偷拿了家里的钱,会是什么情绪,又会怎么处理呢?
不久前,我家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早晨吃过早饭后,奶奶发现大儿子走进她房间,半掩了一下门,不一会儿就出来了。门后挂着的是她的包,奶奶也没细想,下午去买东西的时候,却发现少了20元现金。
中午我下班回到家,奶奶马上把这件事如实告知我。我听了非常吃惊,因为孩子从来没有拿过家里的钱,这次他拿钱到底是做什么呢?
是自己买东西?还是因为上次后桌同学向他要钱的事?
我先让自己保持内心平静,打算等孩子晚上放学回来再向他问清楚。
“偷钱”小事,另有隐情
放学后,儿子很快就完成了作业,吃过晚饭后,他坐在沙发上,我走过去坐到他旁边,然后小声地问他:“你早上是不是拿了奶奶包里面的20块钱?”
他很爽快就承认了,说道:“是的。”
我平静地跟他表达了,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我说:“那你为什么不跟爸爸拿,或者告诉我们你需要用钱呢?你这样没有经过家人的同意就拿钱,意义就不一样啦。”
孩子虽然承认自己拿钱了,但当我问他钱去哪儿了,他不肯说,表现十分抗拒,我索性先不管这事,选择另找个时间和孩子详谈。
第二天晚上,我先肯定了早早就做好作业的孩子,我说:
“哥哥,你这几天作业都完成得很快,说明你是个做事情效率很高的人嘛。继续加油,你可以做得更好的。”
看他心情挺好,我又忍不住问他关于钱的事,我问他:“那你现在能告诉我,钱都拿去干嘛了吗?”
他开始有点抗拒,不停地跟我说:“我不能说,真的不能说,说了就死定了。”
我先稳住孩子的情绪,跟他解释道:“爸爸妈妈不会说你,也不会骂你,你要相信我们。你连爸妈都不相信,那你能相信谁呢?有事,一定要大胆地说出来,我们会帮助你一起解决的。”
他踌躇了好一阵子,终于鼓起勇气跟我说:“钱,是给了我的后桌B同学,他答应我,这次是最后一次,不会再有下一次了。”
看到孩子愿意敞开心扉,和我交流,我紧接着问他:
“那上次呢?你说他威胁你,如果你不给他50元就要告诉老师‘10块钱’那件事,这到底是什么回事儿呢?”
他又开始有所隐瞒说:“真的忘记了,记不清了。”
我感觉他不愿意说起那件事,所以我先避开,然后接着问下去:“我感觉B同学向你要钱,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事了,他是不是跟你要过很多次?”
儿子坦白说:“是的。”
我开始循序渐进,跟他了解整件事情的全貌,我问道:“那你能记起来,他一共问你要了几次,一共要了多少钱吗?”
他有些动摇了,只说:“记不清,有很多次了,除了赔偿给他的,大概60元左右吧。”
我也不继续步步紧迫,只是顺着思路说:“好的,那我们现在来想一想,如果再有下次,你还会给他吗?”
他仔细想了一想,摇摇头说:“他说了不会有下次,真的不会有了。”
在我的追问下,孩子开始出现烦躁、害怕、担心的情绪,我知道自己得先暂停一下。
我到房间里坐了下来,仔细梳理这件事。
第一,我不知道要钱的事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和要过几次,但是我现在知道大致的数额了;
第二,关于“10块钱”的事,我依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么,我现在可以做些什么呢?
联系家长,有效沟通
我想了想,觉得还是必须和B同学的家长联系一下。
首先,我和他们的班主任也通了一下气,我先发微信给老师,告诉她:
“后桌的男孩子今天又跟我儿子要钱了,而且这次孩子拿的是奶奶的钱,没让我们知道,我想和后桌孩子的家长聊一下。”
班主任看到信息,就马上配合了说:“可以,需要我提供对方的联系方式吗?”
我赶紧先阻止老师说:“不用,我通过微信加对方吧。”
班主任跟我详细地说了,之前的处理方式:“这事儿我上次就解决了,说过不能私下和同学要钱,如果弄坏了东西,可以买一样的还给同学。”
“事后我也和他们俩都谈过,今天又发生这样的事,我也很吃惊。”
接着,我从班级群里面找到B家长的微信,加上了她。
接下来是我和B同学妈妈的对话:
B同学妈妈:
“我是B的妈妈,有什么事?”
我:
“你好!B妈妈,你现在方便吗?我想和你聊一下孩子的事。”
B同学妈妈:
“好的,怎么啦?”
我:
“是这样的,最近孩子间发生了一些事,我觉得他们自己估计没办法解决,所以,我想和你聊聊。”
我把儿子周一从奶奶包里偷偷拿钱给B的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讲给B同学妈妈听。
B同学的妈妈了解事情后,赶紧给我回了个电话。
聊天过程中我了解到,因为她脾气不好,B同学不想跟她住在一起,目前和奶奶住到了大伯家,而孩子爸爸又在外地工作,所以孩子算是脱离了父母的教育。
父母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孩子这些细微的变化,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想什么。
听到B同学的情况,不免有些心疼,我设身处地思考孩子的情况,然后和B妈妈说:
“我觉得孩子还是在父母身边比较好,他现在住大伯家,会不会有寄人篱下的感觉呢?如果需要用钱,会不会出现不太方便问家里边拿的情况呢?”
B妈妈的回应,也让我对B的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她说:“因为不住在一起了,我对孩子的情况不了解,但孩子大伯对他非常好,非常疼他,拿他当亲儿子在养,嫂子也是非常疼孩子。”
我不禁狐疑,毕竟离开自己父母,多有不便,便问道:“是的,也许大伯一家对他都非常好,但父母是不可替代的。”
她也认同说:“孩子爸爸明后天就会从外地回来了。要不,我今天打个电话问一下我儿子?”
我赶紧先劝阻B妈妈的做法,跟她解释道:
“我觉得这件事,你最好不要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去责问孩子。最好是一家人在一起,当气氛比较好、孩子比较开心的时候,找个机会私下和他聊一聊。”
她认同我的方法,回我说:“可以。”
我用上了平日在“家学”(幸福双翼《家庭教育与幸福生活》)所学的积累,引导B妈妈:“你跟他谈的时候,要跟孩子好好说话,也不要说教式的一直问他,尽量不要打骂。让他打开心门,如实跟你说出事情的真相。”
“我们一起来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是可为的,什么事是不可为的,好吗?”
B妈妈很顺从地接纳了我的建议,说道:“好的。我不会说教,会好好地说。”
电话挂了之后,我给她发了一条微信:
“感谢B妈妈和我心平气和地沟通孩子的事。我感觉你是一个很好沟通的人,也是一个非常爱孩子的妈妈!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谢谢你!”
因为我的理解,她很感动,回复我说:“A妈妈,是我要感谢你,是你善解人意。发生这样的事情还能好好和我说,作为家长,我深感内疚。我会和孩子好好地沟通,谢谢你的理解!”
相约线下,事前沟通
隔天中午,我就接到了B同学爸爸的电话:“我是B的爸爸,听说我家B又做错事了。”
我平静简单地向他说明了事情的经过。他沉默了一下说:“这样吧,我们两家约个时间,一起坐下来聊一下这个事情。”
我配合B爸爸的意愿,这也正合我意,所以回答说:“可以的,如果能面对面了解,和孩子们更好地沟通,那效果会更好。”
中午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们要怎样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呢?如何让家长和孩子都能轻松地接受呢?
下午,我和先生说明了目前情况,同时说:“明天的事,我来主导。先肯定孩子害怕和担心的情绪,肯定他的动机:‘不想被家长说教和老师批评’,再肯定他主动告诉我们事情,然后才谈解决问题的办法。”
先生也很肯定我的做法,答应了我。
于是我就马上和B妈妈联系:“今天中午你爱人给我打电话了,他说明天回来之后,咱们两家约个时间坐一下谈谈,我说可以,因为有些事情面对面交流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但是我先和你们沟通一下哦,明天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要注意一下方式方法,不要说教哈。”
“先肯定孩子的情绪,比如说,因为家长要谈这个事,孩子会有紧张、担心或者害怕;再肯定孩子的动机:他拿钱的目的是为了做什么?”
“先肯定他目前做得好的方面,比如他主动说出了事实。之后,再来谈能提升的地方:是不是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她也很赞同,并表示说:“好的,A妈妈明天我们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不说教,就是单纯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
和B妈妈畅快的沟通,我也爽快地赞成说:“好的。”
她回复的一句话,让我万分感慨:“你是一个特别有素质的家长,真的。”
第一次有人这么说我,我的心里还是有点自豪的。
我给她的回复,肯定了她的理解,也感谢她的配合:“感谢你和孩子爸爸对这件事情的重视,也感谢你的肯定。”
“我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挖了很多的坑,现在要慢慢填上,让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她有点儿不好意思,回复我说:“那我们更要谢谢你,是我们自己没有把B教育好,感觉特别惭愧。明天我们一起问问孩子。”
商量好了地点,我们的谈话就此结束。
我捋了一下明天的目标:
1. 希望可以顺利知道孩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2. 如果以后再发生同样的事情,孩子们又要怎么解决呢?
如果说,B的家长继续配合,我是有信心,能把这件事平稳地解决,既不伤害孩子也不给家长带来负担。
但,如果B家长到时候不配合的话,这件事情要如何解决呢?
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和自信,希望到时候我能好好运用在《家学》学习到的知识,先稳住大家的情绪,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然后一起解决这件事情。
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关注明天的“幸福双翼家长学堂”的文章。
你们觉得这位妈妈和B一家的沟通会顺利吗?
如果换做是你,知道自己孩子因一次“犯错”,被同学要求用钱去解决“问题”,你会怎么样做?
欢迎留言,让我们知道你的做法?
编辑 / 黄慧文,斗斗
排版 / 周新蓉
图片 / Pixabay
※如无意间侵权,联系即删
看完今天的文章
你最大的启发和收获是什么?
赶紧在留言处
跟幸福君说说呗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26646.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