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行为 Behaviour
Q:我女儿上小学五年级,前两天,老师找我,说她在学校里考试作弊,让我回家好好教育一下。
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作弊了,以前我也没少教育过她,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每次她都表现得特别悔恨,也认错了,可就是改不了。
我也知道,可能是我的教育方式不对,不该打她骂她,但我也实在没办法了。
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我还可以怎么做?
简简周 孩子已经上五年级了,而且不是第一次作弊,所以,她其实是知道“不应该作弊”的。
而且,你也提到,你之前对于孩子的“作弊”行为并没有置之不理,也曾经采取过行动的,只是孩子的行为依然没有改善。
这个时候,你或许还需要更深入地去了解,孩子为什么要作弊?
因为你提供的信息有限,我只能根据经验分享一些常见的可能性。
一种作弊的动机是孩子为了规避惩罚。你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养育方式,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你通常都会作何反应?
是心平气和地与她一起分析错误、找到改进方案?
还是一顿数落甚至严厉地惩罚她?
但实际上,惩罚并不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真正学会反思,反而容易让她把注意力转移到“下次如何不被发现”上去。
惩罚也会激起孩子的各种负面情绪,导致孩子无法理性地思考,这种时候,说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
有些人主张,惩罚不管用的话,说明罚得还不够重,狠狠揍一顿就管用了。
可是,这么做的话,即便孩子暂时不敢再犯,也只是因为害怕而不是真的认识到错误。
等到这个让她害怕的外力消失了,或是当她有力量对抗时,惩罚的震慑也会不复存在。
还有一种可能是孩子的自我要求和实际能力之间存在落差。比如,孩子在学习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她又特别担心父母失望,也可能是她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无法承担“考不好”的结果。
很多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喜欢把“你好棒”、“你真聪明”挂在嘴边,容易造成孩子对自我认知的偏差。
等孩子慢慢长大了,就很难坦然地接受自己其实没那么棒、没那么聪明。
这对孩子的注意力资源也是一种消耗,她很容易把关注点放到维护自己的“聪明”上去,而不是想办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这一方面会让孩子越来越惧怕困难,遇到挑战就本能地回避,一方面也会导致孩子的实际能力得不到发展,两者的落差越来越大。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孩子越怕“考不好”,就越是不敢面对学习中困难,越是选择躲闪、回避,学习能力和成绩提不上去,就越容易真的“考不好”。
那么,孩子为了维护自己虚弱的“自尊”,就只能铤而走险,选择作弊了。
父母和老师过于“唯分数论”,太看重结果,也容易导致类似的问题。
还有些孩子作弊,跟“同伴压力”有关。这种情况,孩子自己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压力和问题,但如果“好朋友”要拉着她一起作弊,或者让她帮忙作弊,为了获得认同和友谊,避免被小圈子孤立,哪怕知道不对,她可能也会妥协。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来自同伴的认同很重要,所以,由人际压力导致的、并非发自本心的“作弊”也很常见。
同样是“作弊”行为,不同孩子的心理动机可能完全不同,如果只是局限在“行为矫正”的层面去解决问题,你大概率会感到挫败和无力。
孩子的行为只是表象,透过行为看到孩子的内心和需要,才能找到真正对“症”的“良方”。
第一步,先倾听孩子。
这是了解孩子最好的方式。倾听,意味着多听、少说,甚至不说。
不要让孩子感觉,她惹了大麻烦,要被教训了,而是和孩子站在一起,作为她的支持者,一起来看:她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可以怎么解决?
如果之前的养育方式严重忽略了这一点,那么,你还需要一点时间,先跟孩子建立联结,让孩子相信,你真的会和她站在一起,给予她帮助,而不是“对立面”。
其次,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真正的动机和需要。
除了我前面提到的几种情况,或许也还有其他可能,没关系,在了解了孩子的行为动机和深层需要之后,接下来该怎么做,你也会有大概的想法了。
如果孩子是因为对“结果”太过紧张,那么,帮助孩子放松下来很重要,同时,你还需要引导她把注意力从结果转向解决问题的过程。
如果孩子是为了逃避惩罚,那么,这也提示着你,是时候调整你的养育方式了。惩罚不能让孩子学会成长,只会让她感到害怕,或本能地想尽办法来“趋利避害”。
如果孩子是因为“同伴”压力,那么,别急着给孩子指导,你的倾听、陪伴和理解很重要。
当孩子心里的担忧和压力有机会得到纾解和释放时,她才会产生更理智的新视角、采取更明智的行动,而不是一直陷在情绪中。
最后,和孩子保持亲密的情感联结,始终是养育中最核心也最重要的部分。
和孩子一起游戏,坐在她身边认真地倾听她,尝试理解她的情绪和感受……这些都是跟孩子建立联结的好办法。
当亲子之间的联结到位了,你会发现,很多孩子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一定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道德的标签,你发自内心地相信她是个好孩子,她终将会成为你相信的样子。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26748.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