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眉山11月26日讯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与文学相伴,觅诗和远方。近日下午,东坡区苏洵中学“涵虚阁文学社”成立仪式在苏洵中学报告厅隆重举行。眉山市作协副主席、眉山市青少年作协主席、《百坡少年》文学杂志社社长、著名诗人华子,眉山市青少年作协常务副主席、东坡区青少年作协主席、《百坡少年》文学杂志社主编郑晴霞,成都杂志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品牌中心赛事总监罗弋迪及该校全体行政、语文教师、文学社会员和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在现场三百多人高亢的国歌声中,正式拉开序幕。苏洵中学校长何卫东上台致辞并宣布“涵虚阁文学社”正式成立。何校长在致辞中介绍了文学社名字的由来,强调文学的重要性,并希望苏洵学子坚持自己的选择,坚定自己的信念,在苏洵中学这片沃土中品味生活,品出文字新鲜的滋味,汲取养料、抽枝发芽、扎根成长,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社员代表表达了加入文学社的感想和目的,表示一定要在文学社专家和老师的帮助下,不断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百坡少年》文学杂志社主编郑晴霞向文学社授旗,并发表演说。郑老师向同学们回顾了自己与文学的相遇、相知、相惜的历程,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希望同学们珍惜当下,在文学社施展才华,在文字的打磨和熏陶中,遇见更美的自己。
“人生充满劳绩,要诗意地栖居。”华子引用荷尔德林的诗句开场,对文学以及文学与人们的关系作了详尽生动的阐述。华子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对客观现实的生动反映,对人性人生的形象诠释。在物质丰富科技神通的今天,文学对我们还有用吗?华子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说,我们已经度过了物质匮乏的年代,现在特别强调文化强国文化自信,特别重视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一切文化艺术的源头就是文学,没有文学成分的文化艺术是没有灵魂的,文学对于每个人的精神成长来说,都是初乳式的营养,是人人需要呼吸的空气。文学的趣味、智慧、情感、思想和灵性,是再先进的科技和文明都无法取代的。自然,文学也是人类精神永恒的需要和追求。
活动最后,罗弋迪老师向师生代表赠送杂志,并向学校授“未来作家培养基地”牌。随着相机快门的一声“咔嚓”,苏洵中学“涵虚阁文学社”成立仪式,定格在一张全体来宾与文学社师生的合影中,它也将一直激励着苏洵中学全体师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据悉,“涵虚阁文学社”取自苏洵同名诗作《涵虚阁》,该诗是苏洵的代表作,充分反映了苏洵淡薄名利,拒绝浮躁,自由自适,修身齐家的思想境界。“洵”本义为水名,“涵虚”义为水映天空,暗喻苏洵心胸宽广,心系天下,符合苏洵的政治思想和创作追求。基于以上理解,“涵虚阁”文学社寄望苏洵学子能够传承苏洵思想和文化,见微知著,奋进求新!(东坡区苏洵中学供稿)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28455.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