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昨日出台《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层面发文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之后,深圳出台的首个指导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提出18个方面40项举措,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尤其是针对公办普高录取率下降、深圳学生就读公办高中比例不足50%等学位热点问题,教育部门将通过对现有高中挖潜、建设优质特色高中和重点建设“高中城”等多渠道,推进全市高中学校建设。到2022年,新改扩建30所公办普通高中,新增学位6万个,增幅超过60%。
目前,深圳基础教育规模已达210万人,居四个一线城市前列,其中65%为非户籍生,在校生增长比例、非户籍生比例均为全国最高。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深圳的教育资源供给落后于人口规模的增长。公办幼儿园比例偏低,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相对较低。中小学学位尤其是优质学位紧缺,班额大,发展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此外,深圳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也面临一些发展问题。
《意见》围绕深圳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力求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具体包括: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扩大中小学规模,解决义务教育和公办普通高中学位严重不足等问题;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促进民办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加快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打造世界一流职业教育高地;加强教育发展条件保障。
仔细梳理,《意见》共提出18个方面40项举措,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其中一些关键数据令人关注。
在学前教育领域,截至今年9月,全市已新增公办园80所,较去年同期增长117.6%。到2020年,深圳每个有条件的社区原则上至少有1-2所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0%,其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
2019年全市中小学学位建设进一步提速,截至9月秋季学期开学全市已完成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共27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5万个。到2022年新改扩建146所公办学校,增加学位21万个。各区以辖区内实际居住人口为基数提前六年预判学位需求,提前三年规划学位建设,提前一年落实学位供给。新建住宅小区(含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城市更新项目)配套学校同步规划、先期建设、独立竣工验收。
《意见》还回应了公办普高录取率下降、深圳学生就读公办高中比例不足50%等学位热点问题,通过加快高中建设统筹规划、探索普通高中建设和管理新模式,充分激发各区举办高中教育积极性。具体包括,对现有高中挖潜、新改扩建和重点建设“高中城”等,推进高中学校建设,到2022年,新改扩建30所公办普通高中,新增学位6万个,增幅超过60%。同时适度加大职高学位供给,因地制宜新建一批小规模、高质量精品高中。
2017年1月11日下午,深圳翠园中学高中部,考试结束后的中学生。南都记者 刘有志 摄
亮点
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意见》亮点逐个数
一、提高公办幼儿园、普惠园比例
到2020年,每个有条件的社区原则上至少有1-2所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0%,其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
二、新改扩建146所公办学校
在义务教育方面,到2022年新改扩建146所公办学校,增加学位21万个,公办学位增幅达25%。各区以辖区内实际居住人口为基数提前六年预判学位需求,提前三年规划学位建设,提前一年落实学位供给。新建住宅小区(含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城市更新项目)配套学校同步规划、先期建设、独立竣工验收。切实保障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三、建设“高中城”,新增学位6万个
通过现有高中挖潜、新改扩建和重点建设“高中城”等多渠道推进高中学校建设,到2022年,新改扩建30所公办普通高中,新增学位6万个,增幅超过60%。
四、建设优质特色高中
“十四五”期间,打造国内领先的卓越高中、特色高中、民办品牌高中各10所。在招生、师资等方面支持新建高中高起点建设人文、科技、艺体等特色高中。
五、高起点建设一批高等院校
支持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高标准建设好深圳海洋大学、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等高校,加强与境内外一流高校合作办学。
六、打造世界一流职业教育高地
支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申报国家职业院校“双高”计划,努力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
努力将深圳技师学院、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建成全国示范高等技工院校,努力按程序将深圳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
七、每区至少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加快推进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原则上到2020年每个区至少建成一所独立设置的义务教育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
八、推动民办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实施民办学校质量提升工程,设立民办学校办学效益奖。稳步推进民办学校营利和非营利分类管理和扶持。完善捐资办学激励制度,鼓励捐资举办高水平非营利民办学校。鼓励社会力量新建优质民办学校。
九、大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加大教育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探索教师管理新机制。切实提升教师薪酬待遇。切实解决好教师住房问题,让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2018年11月23日,2018年第三届兴业银行JFC青少年国际足球锦标赛总决赛在深圳市体育运动学校进行,决赛中的队员。南都记者 刘有志 摄
声音
1、高等教育
深圳高等教育未来要走“内涵式”发展
《意见》中提到,深圳要支持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什么深圳要发展“双一流”呢?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王晓芳博士提到,深圳没有高校进入国家第一批“双一流”名单。“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城市的发展跟高校的发展不是很匹配。对深圳来说,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一流的城市,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有‘双一流’的一流高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品质、战略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必然的战略选择。”
王晓芳认为,从深圳高校30余年的发展历史来看,现在高等教育已达到了一定规模,未来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内涵式的发展。什么是内涵式的发展?王晓芳提到了四个关键词。
第一是高端。“我们应该支持深大、南科大等综合性的、有科研实力与基础的高校去争取在国内、外的排名,争取成为双一流高校。”
第二是特色。《意见》中提到,要高标准建设好深圳海洋大学、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等高校。王晓芳认为,“这也是与深圳市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匹配。比如说深圳市的定位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所以当然就要建一所海洋大学,这跟城市定位相匹配。”
第三点是创新。《意见》中提到,要加强与境内外一流高校合作办学。王晓芳告诉记者,这就属于高校建设在体制机制上的一种创新。“深圳不同于上海北京,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相对较短,它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也要区别于其他城市,所以我们现在走的路子也是通过与境内外高校合作。这样多方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创新也已经结出了很好的成果,比如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
第四点是质量。“高等教育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就要追求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的一种效益,追求人才培养的高规格、高质量。”王晓芳表示。
深圳外国语学校“七剑客”入选中国击剑队。南都资料图
建议优先建设深圳师范大学
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校长、深圳市人大代表马锐雄表示,“建议优先建设深圳师范大学,为深圳的教师培养和教育科研提供高端的平台”。此外,教师教育要坚持增量高端、存量优化原则,加大在岗教师学历提升,增加研究生学历比例。
2、义务教育
深圳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比重严重倒挂各区应科学研判
《意见》要求,各区以辖区内实际居住人口为基数提前六年预判学位需求,提前三年规划学位建设,提前一年落实学位供给。深圳市人大代表陈锦花指出,现在深圳小学、初中大班教学,缺少优质学位。“如何让各区把提前研判与财政预算和考核结合?这个需要进一步把政策落到实处。”她提到,深圳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比重严重倒挂,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各区又有各区的实际。因此建议各区结合本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人口情况进行科学研判,并制定公平公正公开的学位供给政策。”
高中城选址、规划、规模要科学,要听取民意
《意见》提到,到2022年,新改扩建30所公办普通高中,新增学位6万个,增幅超过60%。陈锦花认为,原有高中改扩建的学位是有限的,毕竟其占地面积也不大,“建高中城是深圳解决高中学校土地问题困境的无奈之举,已规划的未建高中学校用地已很难继续落实下去。所以我赞同深圳市教育局建高中城的构想。但高中城的选址、规划、规模要科学,要听取民意。”
公办学校建设要全市统筹
对于深圳学校建设,马锐雄说,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建设要全市统筹,重点破解学位供给矛盾突出的重点区域的新学校建设难题,如老布吉片区,龙岗中心城片区等,“防止出现学校与学位的错位,把学校建在学位不紧缺的地方,而学位紧缺的地方学校建设却落不了地”。
他也表示,赞同《意见》中提出的通过内部挖潜、新改扩建和建设高中城等措施加大高中学位供给,“各高中应该按照设计方案,足额招生”。此外,他认为,并非所有的高中都要建成大型寄宿制高中,可以把部分有条件的初级中学通过改扩建,办成包含初中高中的完全中学,解决学生就近读高中的需求。
对于深圳教育未来的发展,21世纪教育研究院南方中心主任臧敦建也提出了一个建议:相关部门应结合深圳教育发展的实际,加强市级统筹,改变传统的以区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推进深圳教育一体化发展,真正实现深圳教育的全面优质均衡。
要下大力气解决大学校的问题
臧敦建坦言,近年来深圳各种类型的学校不断涌现,办学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入。臧敦建也指出,《意见》虽然提出要解决大班额的问题,但对于大学校的问题关注不够。“深圳应该着眼于未来,更具有前瞻性,下大力气解决大学校的问题,因为大班、大校的存在,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3、学前教育
每个社区开办1-2所公办园应对社区进行分类划分
《意见》提到,到2020年,公办和普惠型幼儿园达到80%,要求每个有条件的社区原则上至少有1-2所公办幼儿园。市人大代表陈锦花认为,应该对社区进行分类划分,统筹布局。一是对新建小区,应配套幼儿园学位,建成后应将产权移交政府。二是对已建成的旧小区、城中村,由于社区先天性条件不成熟,建议放宽办学条件,可以建六个班左右的小型幼儿园,解决附近居民就近入学的问题。“如果一刀切,这个目标将很难实现,希望市教育局尽快出台指引。”
学前教育有历史欠账,需加快建设中小规模配套公办园
“深圳学前教育有历史欠账,公办园占比偏低,2020年实现50%新型公办园的目标,任务艰巨”,马锐雄谈到,深圳市需要在城市更新中预留空间,并加大政府产权的承包园的回收力度,加大建设中小规模的社区配套公办园。同时,加快制定并落实幼儿教师学历达标培训和培养计划。
深圳市人大代表王希耘:
“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实在在举措”
对于《意见》的发布,深圳市人大代表王希耘表示,这是对未来一段时间深圳教育发展的重要部署和谋划,对解决深圳市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与城市地位相匹配、中国一流、世界先进的现代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同时她也指出,《意见》针对深圳市公办幼儿园比例偏低、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相对较低、中小学学位尤其是优质学位紧缺,班额大,发展不均衡等比较突出的问题作了详细部署,回应了市民的热切期盼,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实在在举措。
采写:南都记者朱倩 伍曼娜 贺如妍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28651.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