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百分小编 2024-09-07 23:16:53

江川区后卫中心小学:文明之花绽放校园


来源:玉溪日报-玉溪网

江川区后卫中心小学:文明之花绽放校园(图1)

学校开展的少先队鼓号队展演活动。(后卫中心小学供图)

□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蕾

后卫中心小学位于江川区“铜艺之乡”的前卫镇,叮叮当当的铜器敲打声相伴相和着琅琅读书声。艺者铸器,师者树人,与铜制品千磨万砺的坚韧如出一辙的是,扎根于此的后卫中心小学厚重的校园文化和育人情怀。在校园中,一草一木、一个特色文化景观、一句名人警句、一个故事、一句标语等都如春雨般浸润着师生,催开了灿烂的文明之花。2018年,后卫中心小学获评第一届云南省文明校园。

环境文化孕育校园文明

童蒙养正是后卫中心小学的核心办学理念,数十年的厚积薄发,形成了“优秀习惯―习惯优秀―奠基人生”的教育脉络。在名为“耕耘”的教学楼中,每一层都有特定的文化育人主题:“优秀安全防护习惯”“优秀日常卫生习惯”“优秀文明礼仪习惯”“优秀学习习惯”,通过走道展板上一个个生动的童话故事、名人故事、成长小贴士,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优秀习惯。这些具有文化底蕴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楼层文化、班级文化、墙壁文化、雕塑文化、展馆文化和标牌文化,简洁美观、寓意深刻,极富启发性和感染力。

在后卫中心小学的水景墙上,展示着学校的办学理念,用孔子“三人同行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儒家思想和老子“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道家思想对“优秀习惯”这一理念作出诠释。一个个气泡图则浓缩着辖区3个完小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既协调统一,又各具特色。

后卫中心小学校长普党救介绍,后卫中心小学下辖3个村完小,4个校区的校园文化在秉持“传习传宗传文化,爱己爱乡爱国家”统一理念的同时,因地制宜,打造区域性的特色文化。中心校所在的周官村是江川区知名产业——青铜工艺品之乡;下辖的赵官小学所在地是“云南白药”创始人——曲焕章的故里;小后卫小学所在地是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小街小学所处的小街村是江川区有名的精耕细作蔬菜种植基地,由此,各校区打造了“铜艺之乡、白药故里、贝丘遗址、蔬菜基地”的校园文化,形成“文化育人,文化领人”的良好氛围。

校园文明浸润少年心性

春风化雨般的校园文明浸润着懵懂的少年心性,从体验感悟到付诸实践,一个个优秀的习惯潜移默化扎根在孩子们的心里,通过学校一系列常态化的督促举措,助推着每一个优秀习惯逐渐演化为每一个学生习惯优秀的品性。

“习惯培养是我们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已经融入到日常的管理过程中,每月针对学生实际提出具体的养成目标、规范要求,通过反复训练,及时检查评比、表彰奖励,促成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后卫中心小学德育安全处主任黄花说。

后卫中心小学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和团队教室、校史陈列室、荣誉室的作用,拓展育人渠道和空间。利用节庆日开展各种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知识讲座、读书讨论,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合唱比赛、广播操比赛、运动会、元旦联欢会以及书法、绘画、手工艺品展览等活动,丰富学校文化生活,营造文化氛围,展现学生风采,陶冶学生情操。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学生们拥有更加多元化的活动阵地,后卫中心小学因地制宜,开发设置了“秀习惯”大型课间社团活动和分项社团活动。其中,大型课间社团活动包括六个大型师生共同参与的社团,即应急演练社团、广播操社团、全校合唱社团、师生花样长跑社团、CUPS秀社团、放松操社团;分项社团活动包括舞蹈、器乐、小合唱、阅读朗诵、棋艺、书法、球类、科技制作、电脑绘画、书画等。通过这些社团活动的开展,极大丰富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大家在活动中秀出优秀好习惯,律己学优,为人生征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自【玉溪日报-玉溪网】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29251.html

相邻文章

最后修改于 2024-09-07

收集整理更新不易,如果觉得本篇资料不错,请点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相关文章推荐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