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网课
考百分小编 2021-09-16 08:33:16

中山市石岐区张溪郑二小学的必修课!门球


中山市石岐区张溪郑二小学的必修课!门球(图1)

孩子们在操场上进行门球训练。

中山市石岐区张溪郑二小学的必修课!门球(图2)

孩子们在教室里认真听讲。

飞檐翘角的老校门内,一间间现代化的教室整洁明亮;崭新的塑胶跑道旁,两棵古榕撑起一片阴凉……位于中山市员峰山脚的石岐张溪郑二小学,是一座有70年历史的学校。最早这所学校设在张溪村祠堂内,经过更换校址,加固翻新,现在已经成为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40年前旅港乡亲带头捐资重建学校

中山市石岐区张溪郑二小学始建于1951年,校址原为张溪村内的“梁氏宗祠”。1981年春,旅港乡亲香港新华集团董事长蔡继有(1928—2007)先生返乡,带头捐资重建学校。在张溪村委的支持下,先后在张溪前进横坑大街建起了教学楼、科教楼、教师宿舍及教学专用室。

蔡继有先生为了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新校用母亲的名字“郑二”来命名,这就有了现在的“石岐张溪郑二小学”。石岐张溪郑二小学坐落在员峰山脚,当年的老校门至今保留,大门琉璃瓦屋檐下有一幅黑白山水画;走进门来,左边有鱼池假山流水,右边有一座六角凉亭;再往里进,守在科教楼门口有两尊石狮,这些都是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别致小景。

最初石岐张溪郑二小学只是一所村里兴办的小学,有了各方的捐助,按照当时的标准,学校从校园环境到教室建设都算得上先进。但是历经30年时光流转,到2010年前后,学校的样貌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

“没有想到,中山还有这样设施落后的小学”,校长戴织回忆她2010年刚来到石岐张溪郑二小学的心情,简直是“不可思议”。教室的墙面还是30年前的黄土墙;传统铁栏窗户有的已经生锈无法完全打开;教室的地板是水泥地面,多处裂痕而且不再光洁。学生运动的操场都是沙石铺面坑坑洼洼,雨天积水,晴天尘土飞扬。更让戴织没想到的是,当时全校只有一个公共厕所。

实际上,石岐张溪郑二小学所处的位置并不偏僻,就在中山老石岐内。进入21世纪,老石岐也迎来新一轮发展,在学校2公里范围内,星级酒店、购物商圈、大小楼盘雨后春笋般立起,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选择在老石岐定居。但是在2010年前后,石岐张溪郑二小学只有500多个学生。“不少居民虽然离得近,但是不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读书”,戴织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的环境和设施过于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

老校换新颜办学规模扩大一倍

从2011年开始,在石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下,戴织开始对学校进行修缮,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对教学楼加固。“教室内所有东西都要搬走,拆得只剩柱子”,戴织介绍,工程从地下开始,先对地基加固;接着是承重柱、承重梁,都要打进钢筋,用钢条包裹。要对全校教学楼加固,不是让施工队进场这么简单,由于工程量大,无法在假期完工,等到开学后教室不够,学校就要重新给学生分班,还有少部分学生要到附近的小学借班上课。“光是两栋楼加固,前前后后就花了一年时间”,戴织说,“但是不管多困难,这件事一定要做,因为校舍安全,是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

由于石岐张溪郑二小学位于山脚,地势低洼,校园内坡度比较高,这导致两个问题。一个是系统性的排水:一旦遭遇暴雨,校园内就容易积水,而且污水和泥水很快会灌进周边的居民家中,引来不少投诉。铺设排污管道要破土深挖,“这个项目前后做了三次,现在算基本解决了”。另一个是校内的操场不够平整。“原来的操场两头的坡度超过了30°,非常不标准”,戴织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又花了很大功夫挖土填埋,现在操场的坡度已经控制在10°左右。

校舍安全得到改善后,石岐张溪郑二小学的环境也进一步美化,“从门窗到黑板,从地面到墙壁,学校里没有一个地方动过”,戴织笑称。为了方便家长接送,学校后来又新开了一扇门,进门后,一条崭新的风雨走廊一路延伸,既能遮阳避雨,也是学生们静坐休憩的场所;在长廊转角处还设立书架,摆放着各类书本供学生阅读。教学楼内,各类多功能室一应俱全:电脑室,美术室、书法室、图书室、舞蹈室……校内原来单调的水泥楼梯也被涂上七彩的颜色,拾级而上,仿佛在彩虹上行走。

2014年,石岐张溪郑二小学被评为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紧接着,在各级支持下,学校租赁了隔壁一栋工业楼,办学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从原来的18个班扩充到25个班,现在已经有学生1200余人。

三年级以上均开设门球课

经过近10年发展,石岐张溪郑二小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门球是在平地或草地上,用木槌击打球穿过铁门的一种室外球类游戏,又称槌球。门球起源于法国,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张溪郑二小学多年来坚持把门球运动作为学生的必修课,2006年10月,学校成立中山市第一支青少年门球队,此后多次捧回各种奖项。现在,学校三年级以上都开设了门球课,门球已经成为学校优势体育项目。

由于门球没有肢体冲突,相对比较安全,往往被认为是属于老年人的活动项目。“这样的认识过于片面”,卢泽辉是张溪郑二小学第一批参赛的门球运动员,曾经代表国家队参加世锦赛,打败卫冕冠军取得世界第三的好成绩,现在他回到学校成为一名门球教练。“实际上,每一次如何击球,都考验运动员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需要提前布局谋划。”

成为一名教练后,卢泽辉首先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们热爱这项运动,其次是如何快速提高技术水平。卢泽辉凭借十几年累积的技术和战术思维进行教学,他希望队员能够在小学阶段,在三四年时间里多消化吸收。在卢泽辉等教练的指导下,石岐张溪郑二小学已经连续4年获得广东省青少年门球锦标赛冠军。

学校的校训是“做最好的自己”,这也是卢泽辉在赛场上经常跟队员说的一句话。“其实无论赛场上还是考场上,学校里还是走出学校,我们都希望学生能不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卢泽辉说,一个孩子如果能保持不断追赶的姿态,终身运动、学习,都能成就自己独特精彩的一生。

坚持祭扫革命烈士纪念碑

历经70年风雨,石岐张溪郑二小学的校园环境、办学规模、教学水平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这里也有一直不变的传承。每年三四月间,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前往校门外一路之隔的张溪村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先烈。

这座纪念碑立在山腰间,是为了纪念张溪村曾参加中国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所牺牲的革命烈士和乡贤而建,“革命英烈纪念碑”几个字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第一支队长欧初所写。

据记载,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珠江纵队,建立了五桂山抗日根据地。1938年,中共张溪党支部成立,同年年底建立张溪乡抗先队。抗先队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150多人,在日机轰炸石岐时,中共张溪支部积极组织抗先队员前往被炸的地方抢救伤员、扑灭火场;帮助守军挖战壕、公路,阻止日军入侵。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革命先烈的事迹值得被后人世代铭记”,戴织说道。今年3月,石岐张溪郑二小学党支部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精神”祭扫张溪村革命烈士纪念碑活动。“每年的祭扫,都是一种精神传承,要让一批又一批的学生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奋斗!”

实际上,每一次如何击球,都考验运动员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需要提前布局谋划。无论赛场上还是考场上,学校里还是走出学校,我们都希望学生能不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张溪郑二小学门球教练卢泽辉

采写:南都记者 吕婧 摄影:南都记者 吴进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32904.html

相邻文章

最后修改于 2021-09-16

收集整理更新不易,如果觉得本篇资料不错,请点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