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在10月5日顺利落幕,一轮又一轮紧张而又激烈的竞争角逐过后,浙江萧山中学最终以11金1银的傲人成绩摘得桂冠。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拿到金牌的11名学生当中就有10名学生提前拿到了“清北入场券”,获得了保送资格。
大概详情如下图所示:
浙江萧山中学的奥赛成绩可谓是突破历史,官方在报道时用了这么一句话来形容:“这是同一所学校在单届大赛上取得金牌数最多的一次。”
除此之外,还对此届生物奥赛竞赛当中的12名学子进行了相关报道,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从这些学生的身上可以非常深刻的体会到“什么叫作学问精神?什么叫作刻苦努力!”
比赛成绩一经报道之后,迅速受到了广泛网友的关注。可不知怎么的,突然画风出现了变化,很多人在各大网站平台发起这么一则提问,例如某乎:
“如何看待第三十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萧山中学11金1银,10人进国家集训队的成绩?”
这个提问得到了182个网友的回答,热度持续攀升。
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在这些回答当中有这么一个字眼格外引人注意,那就是“泄题”。刚开始看到这样的字眼时,还真的让我不明所以,通过一番探寻之后才发现“原来是有人质疑萧山中学取得的成绩。”
怀疑的依据就是此届生物奥赛是在浙江萧山中学主办……
基于这样的背景之下,该问题才会被议论。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真相究竟是如何呢?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毕竟奥赛的竞赛规模和流程以及信服力是被公认的。
因此就有网友给出了回答,并且详细地罗列了近些年的比赛数据,情况如下图: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看完这些图片之后,也的确是非常的有意思“第一名总是惊人的相似。”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非常好理解,因为无论是在怎样的比赛当中“总是会有主场优势”。
参加过相关竞赛的专业人士给出的答案才更具权威性。
与此同时,这个提问引起了不少浙江当地的学生注意。再乎回答当中,也有多人先前是浙江某竞赛队的一员,根据他的回答来看:
“这位同学首先是肯定了结果,认为萧山中学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有可能的,并且补充说道生物竞赛的门槛相比于其他学科来说不算太高,之前学生们就付出过很长的时间来展开集训,再加上东道主二队人数的优势,取得这样的结果完全是有可能。”
从另一层面上来说,虽说集训队的数量高达十多个,听起来让人觉得夸张。但是按照竞赛的规格来说,这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因此就实际情况而言,萧山中学没有必要通过小手段来取得成绩。
况且来说没有现场实拍的证据,也不能妄下定论,不能对莘莘学子取得金牌的成绩进行否认。
因为在网络上很多都是非当事人提供的一些资料,在这些资料当中我们不能够清楚地知道当时在赛场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能当作局外人来看待该事件。
“如果说单从省队的数据来看最后的结果倒还不是非常离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单从某个学校最终的成绩来看还是有些夸张。”
这是另一位已经退役了浙江竞赛生给出的回答。
毕竟该起事件是上了某乎的热搜,而在用户基数非常大的情况下,很难不让人引起注意。
这样的成绩究竟有没有水分?有待商榷!
明确的来说,在没有水分的情况下,学生只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能够发挥完美,同样可以做到。
话说像这样的比赛,集体舞弊是基本不可能的,你们说呢?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发表见解,共同探讨,感谢阅读。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34956.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