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竹韵树正气,学海扬帆育桃李。自开展“清廉学校”建设以来,沾益区望海小学紧紧围绕管党治党责任、建设清廉校园文化、大力弘扬严实作风等重点任务,把清廉学校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有机结合,通过梳理制定小微权力清单、排查廉政风险点、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等丰富形式,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努力打造清廉教育高地。
党风是校风的“风向标”。学校紧紧抓住党风廉政建设这个“牛鼻子”,努力正“上梁”,用“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通过组织教师观看《珠源清风》《清流毒——云南在行动》专题片,学习《不文明行为“八整治一曝光”行动》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守住底线,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理念延伸到依法办校的各个方面。
师德是校风的“净化器”。学校紧紧把住师德建设这个“定盘星”,通过梳理制定小微权力清单、与教师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不违规补课和从事有偿家教承诺书》等,引导全体教师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坚持清廉修身、廉洁从教,自觉培养清廉意识、清廉习惯、清廉作风,真正做到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制度是校风的“压舱石”。学校牢牢占据制度建设这个“制高点”,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教职工民主议事制度》《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等十余项制度,与班子成员签订了《廉洁自律保证书》,公开了服务承诺,主动接受学生、老师、家长及社会的监督,设立了三务公开栏,设置了举报信箱,公示了举报电话,真正做到了依法行政、规范办学,用制度堵住了腐败缺口。
文化是校风的“营养剂”。学校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打造“清廉望海”主题长廊的基础上,把廉洁文化渗透在班级文化中,为学生接种好清廉“疫苗”,用班级文化涵养清廉习惯。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家校微信群、电子显示屏、宣传橱窗等载体,宣传校园清廉典型人物和事迹,使师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环境中接受熏陶,营造风清正育人环境。
通讯员 晏露珍 陈水平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34993.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