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一个梦,
梦见我那个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
穗子比扫帚还长。
太阳晒起来,
我跟我的同事就坐在那个稻穗下乘凉……”
10月16日
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
今天,我们很难不想起他
——袁隆平
当风吹过稻田
当满园都是稻花香
当碗里有热腾腾的米饭
当山河无恙 饥荒远离
我们总是会想起他
想起这个让全中国人民
能够吃饱饭 吃好饭的人
200秒看袁隆平与水稻的60年。来源:新京报
1953年8月
袁隆平大学毕业
服从全国统一分配
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
同年,他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
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20世纪60年代初
中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
看到有人饿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
袁隆平被这些景象深深刺痛
立志用农业科学战胜饥饿
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工作
1961年7月的一天
袁隆平发现一株稻株籽粒多达230粒
他推算,用这个稻株做种子
水稻亩产会上千斤
而当时高产水稻才不过五六百斤
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 摄
当时,世界权威遗传学认为
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
然而,袁隆平经过在试验田不断选种
在1964年发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此后,他耗时9年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
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新华社记者 王平 摄
从1976年到1987年
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
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多万人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
在生产上成功利用
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新华社记者 蔡国胜 摄
2004年《感动中国》
给袁隆平的颁奖词曾写道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
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
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新华社记者 殷菊生 摄
2020年,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
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
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
增长了126%
水稻以约占粮食总面积25%的播种面积
贡献了近32%的产量
其中50%左右是杂交水稻
这些粮食,养活了数亿人
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在我们欢喜不用挨饿的当下
袁隆平也敲响了警钟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曾经历过粮食短缺的痛苦
袁隆平这一代人
对于粮食格外珍爱
2013年,袁隆平接受采访时说
“我们辛辛苦苦地钻研来提高水稻产量
每亩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难的
提高了单产之后呢,又浪费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浪费不但可耻,更是犯罪”
袁隆平一直有一个梦想
这个梦,正在慢慢成为现实
近日,15亩“巨型稻”在重庆市大足区
拾万镇长虹村试种成功,
预计亩产可达1600斤以上。
据了解,这批“巨型稻”的高度
是常规稻的两倍,
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2米左右。
“巨型稻”不仅有粗壮挺拔的稻秆,
还耐淹涝、耐盐碱,
而且能为植株带来充分的营养,
为水产、哺乳类动物遮阴避凉
提供最佳栖息场所。
“巨型稻”所在的稻田还可以蓄水,
通过“稻鱼共生”项目帮农民增产增收。
如今
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
正在一步步实现
而他却再也无法看见
袁隆平院士去世,长沙全城送别。来源:晨视频
2021年5月22日
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后
这位九旬高龄
还奔忙于田间地头的老人
安详地离去
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翻开课本
我们能看到他的照片
他和水稻总是在一起
无论岁月留下多少痕迹
走过万家烟火的夜晚
家家飘起饭菜香
我们又会时常念起他
从吃饱每顿饭
到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这条路上
遍布他的足迹
纪念袁隆平最好的方式
就是珍惜每一粒粮食
在第41个世界粮食日之际
我们向大家发出倡议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珍惜粮食 从当下做起
从每一次光盘行动做起”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36160.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