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圣城中学操场西侧有两棵雪松,一南一北,亭亭如盖,四季常青,都有二十多岁的树龄。
2019年的春天,南边靠近校门口的那棵雪松,不知道生了什么病,从树顶开始枯黄。谁见了都很着急,学校也采取各种措施救治,请园林专家诊断、用药,却都没有减缓它离去的脚步,最终,一树衰容,触目惊心,让人心疼。
该校语文老师王玉倩对这棵树的感情尤其深厚,因为这是当年她们那一级新生亲手种下的。
她是第一批搬到新校的学生之一,在她的回忆里,那时的圣城中学除了新的教室和校舍,周围全是一片农田豆地,急需绿化。
当时的校长刘巍带着全体师生利用课外时间刨坑、量距离、填土、浇水,栽种下大批草木,那两棵雪松就是那时候在圣城中学的操场边上扎了根,安了家。
逝去的那棵雪松,因为站在显眼的位置,一进校门就能看到,像一位迎宾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成了吉祥物一般。它从一棵细弱的小树苗,长成一抱之粗,高高擎起的伞荫为课间操、体育课上的学生们提供了躲避炎阳的一席之地。
在它生长的这片土地上,“文圣”仓颉创造了文字,“农圣”贾思勰写出了《齐民要术》,“盐圣”夙沙氏发明了制盐,“三圣”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影响了世世代代的寿光人。于是,“三圣文化”诞生在圣城中学的校园里,不断引领着师生的成长和发展。而受哺于文化熏陶,校园一草一木,一师一生都绽放人文光辉。
二十多年的时光,它是见证,也是传承,它迎来一级又一级新生,又送走一批又一批毕业生。
王玉倩就是它送走的第一批学生。
多年以后,王玉倩回母校执教,那棵雪松又站在校门口迎接她。王玉倩说,感觉特别亲切,看到树就想到当年的老师们,她想把当初老师教给她的,她再教给学生。
与这棵雪松有深切回忆的人不少,像当年种树现在仍在校执教的老教师们,还有在它的荫蔽下乘过凉的学生们。因此,很多人都关心这棵雪松的“身后事”。如何处理?圣城中学“三圣教育”的提出者齐永胜校长一直在思考。
枯树急需要处理,因为它占位置、挡视线、煞风景,但是如何处理,才能更好地纪念它呢?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棵树,它还是学校发展的标志,是“三圣文化”的符号,它是传承与发展,它是生长与生活,它既是成才的学生,也是奉献的老师,在无数师生的心里,是无可取代的精神财富。
“学校不仅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给孩子们留下童年记忆的地方,更是孩子们梦想起航的地方。”这是齐永胜的教育理念。寻思良久,他设计了一个极具创意的方案,让它“起死回生”:
树根不除,留下36厘米,做成木墩,含义把根留住;较粗的主干部分,切割成两条长椅、五方圆凳,供师生休息或谈心;较细的主干及树枝,去皮、上漆,做成可以让学生依靠和攀爬的活动设施;最后在草坪边树了一块木牌,这是六个校园文化故事之一的“一棵雪松树的故事”。
“学校记忆”的木质牌匾上这样写到:我原本是一棵松树,一棵枝繁叶茂、高大挺拔的雪松,在这里生长了近30年。曾经,我为师生带来一片阴凉,送去一抹新绿,美化校园环境,陪伴学生成长。如今我老了,但我没有变成一堆废柴,是在师傅们的精心雕琢下,因地制宜将我的根部变成了一个木墩,树干变成了两条长椅,树枝也变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师生们仍然可以在这里休憩、读书,我的生命又重新焕发了生机。不管什么时候,能为师生服务,实现自我价值,这是我不变的信念。
至此,生命已然逝去的雪松又重新焕发出“生机”,得到了重生。每一个从旁边经过的师生都会知道它的故事,每一个坐在它旁边休憩的人都能感受它的灵魂,那载负着“三圣文化”的躯体永远与这片热土融在了一起。
精神传承,草木也成圣贤;文明永继,人人皆能圣人;开拓创新,阳光溢满圣中。
这,不仅是生命的延续,更是文化的传承,一代又一代圣中人着眼学生所需、家长所盼、群众所想,一棒接一棒,不断续写教育新篇章。(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石如宽 通讯员 曹国栋 报道)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37877.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