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将着力打造一所奋进、包容、创新的运河沿岸名校
杭州日报讯 沿着会安坝弄漫步,杭州市京都小学就藏在小巷中,精致的校园紧贴着大运河,静静地见证着运河沿岸的变迁。
今天,是京都小学90岁的生日。这几乎是近10年来,学校最重要的一次“生日派对”,也是一个里程碑的时刻。
历九十风雨桃李芬芳结硕果,树百年大计辛勤园丁育俊才。90年里,京都小学见证了中国的风云变幻、大国崛起。而在教书育人上,她更是“举重若轻”,执著于教育改革创新的不断探索,在每个学子的生命中打上了牢牢的京都印记。
伴随着京都小学90周年校庆,日前,记者走进了这所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优质品牌老校,探索京都小学的办学DNA。
九十年老校因运河而新生 厚积薄发实现跨越式发展
杭州,有着一千五百多年城市史,更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关于古老的杭州城,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武林门外鱼担儿,艮山门外丝篮儿,凤山门外跑马儿……古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便止于老杭城十座城门之一的艮山门。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艮山门这片土地上,陆续有了私立云锦小学和私立明道小学,与机业第一初等小学堂一起,成为京都小学的前身。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进行了多次合并改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都有着另一个名字:艮山门小学。2001年,学校旧地重建,正式命名为“京都小学”,寓意着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古都。
“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又因运河而新生,这些年来,学校一直在精心打磨属于京都的校园文化,‘运河’成了熏陶一届又一届京都人的文化内核。”校长洪俊带记者走在京都的校园里,浓厚的运河文化扑面而来。
进门处的门厅上,“上善若水、博学笃志”八字校训,时时提醒着京都的孩子们成长为厚德、博识、健体、尚美、敏行的“水德少年”。再往里走,在学校运河长廊,运河雕塑墙、上善若水景观石、运河文化中庭等主题场景无不体现出浓浓的运河文化,让学生在举步抬头间都能受到熏陶。
运河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更应该是鲜活生动的。2016年,京都小学发起成立“大运河沿岸城市学校教育联盟”,34家学校加入联盟,最大限度地整合了运河沿岸学校丰富而独特的运河文化资源,呈现“南北少年手拉手 共育共筑运河梦”的大好局面,学校的影响力也伴随着千年运河,向全国辐射。
京都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老校,这不是她的全部标签,近十年来,京都小学在办学上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8年,东园小学流水校区划归京都小学,学校正式开启集团化办学之路。也是在这一年,学校挂牌成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实验小学,进行了长达8年的合作。在浙大专家的引领下,对学校进行了办学全面诊断,从学校办学哲学、教师队伍建设、校园管理体系等方面做了新一轮架构,学校的办学也由此进入快车道。“那段时间感觉每天都在做头脑风暴,但这样的梳理,也让所有老师对学校的未来有着充足的信心。”洪俊说。
只要愿意沉下心,自然会有收获。2015年,学校的《多元 融合 创新——基于水文化引领的学校课程体系建构研究》在浙江省规划课题中立项,学校开始了课程改革的破冰之旅。3年后,省级课题结题,学校同年被评为区域首批优质学校。2020年,《跨学科统整——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结集出版,书里收录了30余位老师的教育故事和教学案例,5年的课程改革获得了阶段性成果。
2021年,学校历史迈入了第90个年头,新的十四五规划也由此开启。对于学校的未来,作为校长,洪俊有着清晰的规划:努力打造一所奋进、包容、创新的运河沿岸名校。而这句话也镌刻在学校的显著位置,时时激励着所有京都人向新目标迈进。
京都教师精神代代薪火相传 “梯级培养”为每位老师找准成长坐标
1986年,被妈妈牵着手,跨进艮山门小学(现京都小学)报名入学的场景,莫春燕至今还历历在目。
“在母校读书的6年,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老师们,他们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精心打磨每一堂课。特别是沈佳禾老师,她既做过我妈妈的班主任,又是我的班主任。在她身上,我看到了爱心、责任与奉献,也是在那时,我在心中埋下了一颗成为人民教师的种子。”2000年,莫春燕回到了母校,执起了教鞭。老一辈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在新一代教师中得到传承。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关键在教师。这些年,京都小学一直致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从2013年的莫春燕开始,每两年学校都会培养出一位市教坛新秀,每一轮的区教坛新秀也都能看到京都教师的身影。是什么让京都小学的好老师一批又一批地冒芽?除了京都教师精神的传承,校长洪俊坦言,学校有一套严密的梯级教师培养体系。
每一名新教师进入京都,她前面的路学校都已经帮忙设计好。一进校,就会开展师徒结对,老教师会一对一帮新教师梳理成长目标,经常开展师徒相互听课,定期开展师徒谈话。新教师进校的5年内,学校有一项新苗培养工程,每个月都要做到“5个1”,即上一堂公开课、写一篇教育反思、写一则教学后记、进行一次师徒谈话、进行一次集中主题学习。
“每个月都很忙碌,但真的很充实。”李智佳在中国美院研究生毕业后入职京都小学,她笑言自己不是师范毕业,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上都有所欠缺。刚进校,市教坛新秀王依红老师就成了她的师傅,手把手指导,帮她避开了很多弯路。每个月坚持“5个1”,也让她克服了惰性,在入职的3年中打下了扎实基础。经过三年的磨炼,李智佳成长很快,收获了区教学新锐、区教学标兵、区优质课一等奖等一系列荣誉。
对于教龄5—10年的老师,他们在事业上需要更进一步,同样需要指导。为此京都小学开设了名师工作室,均由学校最资深的名师领衔,而工作室的学员也都按照未来冲击市教坛新秀的梯队来培养。
除了按照教龄的纵向培养,京都还有一套横向培养体系。“我们每年都会举行全校星级教师展示活动,特别之处就在于让各科老师一起来听课。”校长洪俊说,一方面星级教师优秀的授课方式,可以为全校老师借鉴,另一方面跨学科的听课可以给各学科教研带来更多启发。“比如音乐老师在上课,同学科的老师来听课,可能只关注到教学目标有没有完成。但语文老师来听,可能会意识到这首歌的历史背景在语文课上也有涉及,还可以再深化。”
也正是这套为教师量身定制的梯级培养体系,就如同一个立体坐标系,纵横交错又脉络清晰,每个个体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准确的“坐标”,这才有了这些年京都小学的厚积薄发。
跨学科教学让知识“串珠成链” 多元德育拓展课程让学生适性发展
坐在洪俊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那本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跨学科统整——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一个个教学案例、一个个教育故事,非常生动。
“要让孩子真正有所得,落脚点还是在课堂上。”自洪俊担任校长以来,她和老师们仿佛与课程“杠”上了,一起探索跨学科教学,并一步步做成了一张金名片。
2014年前后,“跨学科教学”还是个新鲜词,学校是为了赶时髦吗?当然不是。从教30多年,洪俊有一个直觉:我国的课程按学科划分,教学上老师更多关注学科本身,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知识碎片化。跨学科教学,就是把割裂的知识都统整起来,为此学校每学期在每个年级都会开展一次跨学科主题学习周。
跨学科,首先在涉及学校文化的“运河”和“水”上进行了尝试。当天,课堂被转移到了运河边,当语文和美术两个学科的教师一起走上讲台时,学生们惊喜地发现,课堂竟变得这般好玩。语文教师先教学生如何通过看、闻、摸等方法,去观察运河边的人、事、景;美术教师再告诉他们写生的技法,以及如何细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景物……
20分钟观察,30分钟写生,然后带学生回教室习作。有学生在画作中记录了白鸟与一位捕鱼者抢鱼的情景,然后又在作文中进行了生动的描写。整堂课下来,学生们都说,先绘画再写作文,感觉轻松多了,这样的课真有意思。
有了这样成功的尝试,老师们就开始对同年级的教材进行整合,梳理各学科间相通的知识点,共同整合新的教学资料包,“水之润”跨学科课程由此而生,而这也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
结合运河水文化,学校还开展探索了“水之德”德育课程。简单点说,就是基于校园文化景观,开展德育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用围绕在孩子身边的环境和故事,引导孩子逐步形成自己优良的品德。“经过6年的熏陶,京都的孩子,都养成了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良好行为习惯。”洪俊说。
今年双减政策落地,各学校都在开展“1+X”课程,而京都小学从没为X课程的资源而烦恼。因为多年前,学校就探索开发了“水之色”拓展课程,分为“水京灵知识拓展”“水京灵大美艺术”与“水京灵实践活动”等三大类共50多个实践课程,从陶艺、舞蹈、排球,到习字修身、国学经典诵读等。同时学校每年会举行艺术节、读书节、英语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五个节”活动。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颜色,获得成功的体验。
“幸福是美好教育的最终目的。”洪俊说,希望每位京都学子都能在学校体验幸福的教育,在快乐中获得个性化的成功,成长为具有“运河精神”的全面发展的“水德少年”,为将来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41305.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