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淄博市教育局_基层传真】
流传于山东济南、淄博地区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音戏,迄今已有超过两百年的发展历史。该剧种表演风格带有浓厚的山东地域文化特色,唱腔婉转、妩媚,素有“北方越剧”之称。6月21日下午,淄博市五音戏剧院的老师们走进桓台县城南学校,为学校师生带来了精彩表演。
活动中,来自淄博五音戏剧院的老师向学生介绍了五音戏起源、发展等知识,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并通过观看《王小赶脚》等五音戏传统剧目感受了五音戏的艺术魅力。《拐磨子》这出二人小戏,以当地百姓熟悉的戏剧情节,活泼灵动的音乐旋律,生动有趣的舞台表演,最受学生喜爱。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五音戏,演员们身着戏服,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视听盛宴!行云流水的戏剧动作,惟妙惟肖的唱腔演示,抑扬顿挫的经典台词,迎来了同学们的阵阵喝彩。戏曲老师们现场教学,学生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最后,五音剧团的老师还给学生赠送了五音戏曲书籍。
此次活动,让学校师生近距离欣赏了五音戏,激发了学生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培养和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同时也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记刻在了每一位学生心中。(李澄澄 孙涛)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79228.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