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观点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到了高二成绩基本能定型了。
为什么呢?
高一打基础,高二要定型,高三要冲刺。
在实行新高考的省区,高一开设高中阶段的所有课程: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不管学生的喜好怎样,所有的课程都要认真学习。
因此在高一阶段,每次统一考试的成绩是9门文化课的总成绩。
或许有人发现了一种现象:有些学生在高一的时候成绩非常好,在班内名列前茅。但是一到高二,这种优势就不明显了,甚至出现了下滑。
什么原因?
在高一下学期的时候,学生们就开始选科了,多数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学科。
那些成绩下滑、优势不再明显的学生,多数属于这种情况:高一各学科比较均衡,都处于中上游,9门学科汇总起来,总成绩可能就很高。
而有些学生存在瘸腿科(主要在理化生政史地这几科中),在总分中给扯了后腿。
但是分科以后,这些学生不会选择自己的瘸腿科,而是选择自己的优势学科,这样一来,实现了优化组合,考试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从这个角度看,学生到了高二,成绩就基本定型了。
还有一个原因,也能促成高二学生的成绩定型,那就是学习习惯的问题。
在高一的时候,有些学生还没有从初中阶段的学习习惯走出来,迟迟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成绩。
但是经过高中一年的时间,绝大多数学生已经适应了高中的学习特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进入高二的时候,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了。也就是说,对于学习方法等,不会再有多么大的改变了。
因此,高二是高中的关键时期,但是我认为这个关键期离不开高一的基础期,高一打下一个什么样的基础,直接影响到高二这个关键期、分化期。
所以说,我想告诉所有的高中生,不要轻视高中三年的任何一年!
不能,但也基本差不多了。
我就是例子,高二选的理科,因为爱看小说,浪费了很多时间,成绩一差再差,后来再想奋起直追,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为什么很多人高二是转折点?定型期?
首先,高一的时候你得学习文科+理科,成绩区分不是很明显,因为有的人文科强,有的人理科强,到了高二文理分科后,你不用再分心去学习其他科目了,成绩不就在慢慢趋于稳定了吗?
其次,高二是整个高中知识点重点学习的时间,高三只有选修和复习啦,这个阶段的努力基本注定了后期学习的效率,人家简简单单的复习完去刷题,而你还需要啃书本,理解知识点,区分不就很明显啦。
当然万事都有例外,毕竟少数,我反正没见过高中考上985/211的在高一高二高三不牛皮的,理解能力就比你强太多,其次还比你更努力,因为往往你抄的作业就是他们写的,班级中经常有个讨论的小集体,肯定有他们的影子啦。
所以我想说不能百分百定型,也差不多定型啦。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86787.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