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喻家坳中学坐落在农田边。
学校面积不大,一栋办公楼、一栋教学楼、一个食堂,再加上一个小小的操场,就是全部,走进学校就能看到尽头。它的小,用一个数据能充分说明:校园占地面积仅仅10亩出头。
在这么一个小校园里,经常能看到一个身影在操场徘徊,让人难以忽视。他留着浅浅平头,皮肤黢黑,胡须常常来不及刮,脸上总是挂着微笑,路过的同学和他打招呼,他一一笑着回应。
他是喻家坳中学党支部副书记欧正云。在10亩的小校园里,欧正云就如同栀子花,扎根34年,把纯粹和芬芳播撒给了每一位学生。
欧正云(中间)和学生们在一起
欧正云的手机详细记录了今年1月到9月,他平均每日走1.2万步,一共走了3057580步,相当于跑了2183.1公里,走了545.78圈操场——这比同校的普通教师的运动量要高出3倍还多。
更让人意外的是,欧正云还是一位病人。
2005年,他被检查出双肾已萎缩,后来发展为尿毒症,每天都要手动透析4次。在他的宿舍里,让人难以忽视的就是不计其数的药水瓶。由于身体原因,他把家安在学校里,吃住行也都在学校解决。
小范围的生活,却有高运动量,这来源于欧正云特别的工作方式:他有自己的办公室,但是几乎不去;食堂里、餐桌旁、树荫下、篮球场……这些才是欧正云喜欢的教育阵地。
清晨7:00,做完透析,他就会来到操场,看学生们做早操;7:30前,他会在教学楼转一圈,看看学生们早读的状态;课间,他要转两圈教学楼,经常去老师办公室与同事们交流探讨,为老师们解决一些工作上的难题。中餐和晚餐,他会去学生食堂陪同学们用餐;傍晚,同学们、同事们总能在操场上看到他的身影:他经常和一两个同学,沿着操场上的跑道,一边散步一边谈心。
欧正云在操场看学生们锻炼
“我每天都要在学校里走走看看,看着学生做操,看着学生早读,看看他们在食堂吃得好不好,看看学生运动……和学生们在一起,我的心情就好了,身体也舒服了。”欧正云说。
他和孩子们交流的话题也很是多样。除了学习,他喜欢和同学们聊明星和游戏,有时状态好的时候,会陪学生打球、下棋,开展文体活动。
学校里560多个学生,11个班级,欧正云几乎都能喊出每位学生的名字。他始终关爱每一个学生,重视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也收获了学生的爱戴和敬重。学校里每个同学都认识他,他是学生眼中的“欧老师”“欧大哥”“欧爷爷”,每逢他课间巡楼时,学生们都争相和他打招呼、握手。
欧正云给学生们上课
“无论是他教过的学生,还是没教过的学生,孩子们都喜欢和他打招呼、聊天。”和他搭档多年的欧阳洪老师说,“没课的时候,他会主动给学生们补课,扶弱补强。他对学生而言,更像慈父,像朋友。”
即使行动不便,却总是笑语迎人;即使身体有恙,却依旧气定神闲。欧正阳在无形中鼓舞了更多的青年教师。去年9月刚入职的数学老师欧慧群说:“每天看到欧老师在操场上和学生们谈心,我心里都会莫名感动。无论是对学生、对同事,还是对家人,我觉得欧老师在不断带着我们成长。”
“还过几年,我就要退休了,我的教育生涯不能留下遗憾,我在努力,为了学校、为了孩子,也为了我自己。”欧正云说。
采访手记:
欧正云老师的身体有疾病。任何人都不能忽视他的这个特点,绝大多数人也会因此而感动、佩服。但是,正是这个特点,很容易让人的感动止步于此。采访他之前,我就读过关于他的不少媒体报道,都是关于他与疾病的斗争。
然而,他的魅力与感人之处,却不仅仅在此。
我不愿意过多地书写苦难,更不愿歌颂苦难,因此没有过多地着墨在他身患的疾病上面。我们从他的身上,发现了那股基层教育人向下扎根的力量,那种由内而外的朴实、扎实、沉稳和乐观。教育需要这种扎根,需要这种乐观,更需要这种不随波逐流的沉稳。
潇湘晨报记者沈颢通讯员邓琼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107108.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