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下称“六十五中”)举行“悦读·阅美·书香致远——第一届校园书香节”活动,促进师生积极开展阅读活动,进一步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书院文化。
成立于1946年的六十五中,是为纪念抗日爱国将领伍观淇先生(字庸伯)而创办的。两年前,该校建成文化气息浓郁的庸伯书院,弘扬伍庸伯先生保家卫国、教化乡民之精神,打造书院文化。
“教育,为了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六十五中党委书记、校长袁成说,在书院文化的引领下,学校推进教师群体卓越工程、集团化办学、智慧教育等工作,让更多学子、教师的个性与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的庸伯书院。
庸伯书院文化:传道济民,成就人才
“学尽精微,道致广大”,经过六十五中庸伯书院门口,就能看到这对刻在木牌上的门联。文化气息浓郁的庸伯书院,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去处,也是学校最具书香的地方。
“我和同学经常来庸伯书院看书。”高二(10)班学生王博文说,庸伯书院的藏书大多是经得住时间洗礼的经典,值得一读,“而且这里的氛围能让人安静下来,会更自在些。”
“庸伯书院在每天下午的第9节课开放,我一般会过来看看书,放松一下心情。”高二(7)班学生李凯琦说,她看的书大多是时政类、科普类的。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学生在庸伯书院看书。
袁成介绍,庸伯书院集四大功能——藏书、讲学、会友、缅怀于一身,弘扬的是伍庸伯先生保家卫国、教化乡民之精神,传承我国古代书院之宗旨:欲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也。
“作为六十五中学子,书院文化渗透到我们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李凯琦说,学校很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耳濡目染,她立志读书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国家。
袁成在庸伯书院开课《书院文化与我们》,向学生介绍全国多个书院的历史、设计及使用情况。学生赵爽很喜欢这门课,“这门课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开阔了视野。”
教师群体卓越工程:形成梯队型“金牌”师资
今年的校园开学日,六十五中高二(10)班班主任、英语教师万春香带领学生们开展了一节主题为“不给人生设限”的班会课。这节课让王博文印象深刻,他说,老师们总给他传递正能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老师对我们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无论在学习、生活中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找他们解疑答惑。”王博文说。
优秀师资,是六十五中的一块金字招牌。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袁成说,基于这样的认识,六十五中于2016年启动了教师群体卓越工程,设计了骨干教师(名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这样一条专业人才发展路径,并通过“教师师徒传帮带”、教师学习社群等方式,激励所有教师走向群体卓越。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的课堂。
“教师群体卓越工程为我们搭建了成长平台。”六十五中物理教师周浩说,“教师师徒传帮带”中,同科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年轻教师做指导,包括上课、备课、教研等方方面面,激发了教师活力。“我的师父是科组长彭福元,我经常去听他的课,从中学习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他也会指导我阅读理论方面的书籍和期刊杂志,教我怎么去写论文,把自己的教学经验积累转化成教学思想。”周浩说。
2019年,六十五中教师群体卓越工程进行升级,建设教师发展数据库,建立相关指标,通过信息化手段将教师工作情况“年表制”。通过数据挖掘,为每位教师进行个性化的专业发展诊断,引导教师扬长补短,总结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炼教学思想。
“通过数据的反馈,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哪些方面比较突出,哪些方面需要努力,向优秀老师看齐,跟他们一起结伴做研究。”万春香说。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的教师开展集中教研。
去年,六十五中开始建设教师群体卓越研修工作室,在教师群体中遴选导师,由导师与学员进行双向选择,形成研修群体。该校共成立了85个教师发展工作室,全体教师进入不同的工作室参与研修,形成了市、区、校级工作室梯度,层次晋级发展动力强劲。
自教师群体卓越工程启动以来,六十五中市级以上骨干教师(班主任)占比高达35%,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梯队型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为打造高品质学校奠定了人才基础。近3年,六十五中累计公开发表论文近100篇,立项省级规划课题2项,市级规划课题2项。
除了教学能力,六十五中教师群体卓越工程特别重视师德锤炼,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育情怀。
在六十五中,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导师,如果在学习、生活上遇到问题,都可以去找导师,导师也会定期跟学生交流。
被学生评价为“爱生如子”的万春香说,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做榜样。同时,重视学生的“三观”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集团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去年,广州市六十五中教育集团党委正式成立,为集团发展注入坚强领导力量。
袁成介绍,在广州市六十五中教育集团党委的带领下,集团各成员校本着“理念共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品牌共建”这一宗旨,从干部培训、实地调研、教学交流、对口援助及校际联谊等五个层面开展了系列工作,优化了集团内各成员校优势教学资源的运用,强化了集团的凝聚力,助力了白云区乡村教育事业的振兴,取得较好的办学成绩。
成立于2017年的广州市六十五中教育集团,如今已有11所成员校。六十五中输出办学理念、管理方式、干部及优秀教师,并通过教育信息化让成员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较快发展。
广州市白云区金桂园小学负责人李锦健说,在广州市六十五中教育集团的支持下,学校进行硬件、软件升级,打造信息化的教学特色。如今所有班级都以信息化的智慧教学模式来开展课程,教学质量得到质的提升。“六十五中教育集团浓郁的求学氛围,丰厚的文化底蕴,鲜明办学特色,影响着成员校的每位师生。”李锦健说。
广州市白云区梓元岗中学举行太极扇比赛。
广州市白云区桃园中学校长王舒介绍,六十五中教育集团非常支持成员校的建设和发展。近两年,集团投入资金对桃园中学的硬件进行改善,新建孔子文化广场、翻新游泳池、新建录播室。硬件的改善让学生们拥有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桃园中学成了白云区唯一一所免费为学生开设游泳课程的小区配套民办初中。“除了硬件提升,我们的老师还会定期到六十五中和其他成员校进行交流学习,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管理模式带回来。”王舒说。
广州市白云区桃园中学学生在上游泳课。
“作为六十五中教育集团的成员校,我们能和其他兄弟学校共享教学资源,共同进行教学研讨,这让我们受益匪浅。”广州市白云区梓元岗中学副校长(负责人)刘姝说,近几年来,学校在集团总校长袁成提出的“群体卓越”理念的引领下,着力打造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工程。目前,教师专业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仅2020学年,梓元岗中学骨干教师增加了9人,主动上了区级公开课的有11位教师,获得市级以上奖励的师生达11人次。同时,学校在传承总校的红色基因和书院文化的基础上,利用地域优势形成了文武梓源的鲜明特色,即太极武术和诗歌阅读相结合,活动丰富,成果斐然。
广州市白云区金桂园小学开展“党史教育进校园”活动。
袁成说,未来,六十五中将继续发挥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让更多学子实现“家门口上好学校”。
【校长专访】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党委书记、校长袁成:
“教育,为了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党委书记、校长袁成。
南方+:从教26年,您是一名“老教师”了。您的教育理念是怎么样的?
袁成:“教育,为了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这是我坚持的教育理念。这是指人在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与潜能得到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这里的“人”,是指学校教育现场中的所有人,即教师和学生,不能只关注到了学生的成长,而忽略了教师的发展。
因此,我们从2016年开始实施教师群体卓越工程。我们认为,发展好每一位教师,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教师群体卓越工程的理论假设有两点:一是教师身份的规定性——从优秀走向卓越。也就是说,教师的本质就是优秀,并在优秀的基础上,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走向卓越;二是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在校内,教育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每一位学生对师资享有的公平,更高质量主要体现在对每一位学生施加影响的人生导师必须是卓越的。从而,以更高质量的教育促进教育更公平。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的课堂。
南方+:近年来,智慧校园建设成为六十五中的一大亮点。学校在这方面有什么成效?
袁成:我们学校是首批广州市智慧校园实验学校,也是广州智慧校园建设示范校,还是“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2019年,我校成为广州市“全国智慧示范区”的支撑单位,承担了4个项目的支撑建设。
2020年,我们在全面总结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上,对线上线下新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反思,对疫情期间长达4个月的“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进行了总结。我们认为,智慧教育必须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人的生命的主动健康发展。在“教育,为了每一个人的充分发展”办学思想的指引下,我校将线上线下新型混合教学模式提升为生命智慧教育范式。生命智慧教育,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南方+:庸伯书院投入使用后,六十五中的书香味更浓了。您很重视让师生多读书、读好书。
袁成:是的。六十五中是为纪念著名抗日爱国将领伍庸伯而创办的。我们建设庸伯书院,弘扬伍庸伯先生保家卫国、教化乡民之精神。在坚守学校创立之初衷的基点上,我们确立学校文化基因为:爱国献身、传道济民;从而确立学校文化之名为:书院文化。
学生者,当以学业为重,学生要有大学问。庸伯书院藏书一万多册,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激励他们成为卓越的学习者。今年,我们还启动了读书工程——师生共读,感悟经典。每一位教师不仅要读好书,且要写好读书心得,并在教师大会上分享。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的庸伯书院。
南方+:作为一所具有爱国爱国主义基因的学校,六十五中希望培养什么样的人?
袁成:六十五中从创办之初便自带爱国基因,“为国成才”已成为六十五中人的自觉追求、精神内核和文化基因。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坚决摒弃“唯分数”错误质量观,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的学生在上体育课。
【链接】
六十五中今年如何招生?
又逢一年招生季,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1级新高一将开设科创班4个、庸伯班2个,全级设16个班,所有班级均为小班化教学,采取线上线下新型混合“生命智慧”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5月16日、5月23日,将在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江高校区、同德校区开展招生校园开放日活动。
校园开放日将全方位展示学校办学,重点展示学校办学理念、校园环境、课程设置、师资水平、办学特色等。内容包括学校介绍、校长讲座、校园参观、课程体验、学生成果展示、家长和学生问答等。
想了解六十五中的更多招生信息吗?相约六十五中校园开放日!
学校地址:
1.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江高校区)
广州市白云区爱国西路190号
2.同德校区
广州市白云区德康路怡康正街7号
交通线路:
1.江高校区:乘公交车至刘家沙站(474、977、843、825、654、522、509……),凤翔中路站(509),然后步行至学校。
2.同德校区:地铁八号线聚龙地铁站、同德围站(7、424、271、975、832等)、富康路站(185、752等)、教师新村总站(215等)。
【撰文】马立敏 林子欣
【作者】 马立敏
广州教育头条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25930.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