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致力于手机游戏成瘾研究的廖老思。我们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案例主角,是一名在上初二的15岁男孩,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我们把孩子称呼为小辰(化名),根据小辰妈妈所说:孩子从初二上学期开始就像变了个人,经常玩手机玩到凌晨一两点,管不住自己,作业不写,处于辍学和上学边缘;由于即将中考,小辰的父母很是焦虑,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万般无奈之下,找到了廖老思团队,希望能得到帮助。
根据小辰妈妈向我们求助反映的信息,小辰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忽视学业,自暴自弃,处在辍学和上学的边缘
根据小辰妈妈介绍,小辰从小是妈妈带大的,小学时很优秀,中学考进了重点中学重点班,学习压力比较大,初一初二成绩开始下滑,初二开始自暴自弃,现在在家语数英作业不做,其它科目的作业也是敷衍了事,感觉已经处在辍学和上学的边缘。
其实,孩子内心是想学的,曾经要求父母帮他报课外培优班,可报了班又不认真学,上课就玩手机,父母想退了培优班孩子又不愿意,总之内心无比纠结矛盾,内心想学好,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学习动力严重不足。
现在小辰正处在思维纠结及混乱期,之前作业尽管都是拖到晚上10点半后才写(只写部分作业),现在压根完全不写,一副破罐破摔的态度,彻底忽视学业,而把手机游戏当做了主业,小辰妈妈越说越焦虑:“很快就面临中考了,这样的状态下孩子必然考不上理想的高中,耽误前程啊!”
2、除了吃饭睡觉手机不离手,作息紊乱颠倒
初二前小辰没有自己的手机,小学时也只有寒暑假才可以玩游戏,父母定的规矩孩子基本都能遵守;初一初二孩子住校,周末寒暑假可以玩游戏,也是按规矩每天玩几小时;随着孩子长大,到点超时的情况越来越多,且越来越严重,经常以查资料为由,见缝插针地玩游戏。
从初二上学期开始,小辰就像变了个人,整天玩手机,对手机游戏彻底丧失免疫力,完全失控了;上网课期间也是拿着手机不放,晚上三四点多才睡,常常因为手机问题和父母争吵,现在发展到除了吃饭睡觉,手机基本不离手。
3.与父母零沟通,亲子关系差,认为父母不理解他
在问到亲子沟通情况时,小辰妈妈说道:“初一初二时孩子住校,周末回家偶尔会跟我谈论在学校发生的一些事情,初二暑假开始由于手机问题多次发生矛盾和冲突,导致现在孩子几乎不愿意跟妈妈沟通,回家就抱着手机,一和他说话就让我们别吵,滚开!”
另外,孩子妈反映,小辰与爸爸的关系情况则更加糟糕——已经有半年多没有叫过‘爸爸’,即便交流,也都是父母主动问孩子需不需要报课外班,报什么课外班等问题,轻松愉快的沟通很久没有过了。”
当问道小辰和学校班主任的关系时,小辰妈妈回答了两个字:不好!可能是觉得老师和父母都不理解他,孩子既体会不到父母的爱,也感受不到其他人对他的好。
为了能够积极影响孩子,小辰妈妈也知道需要拿放大镜找孩子优点,多夸孩子,可每天孩子跟父母交流的时间和机会几乎为零,用小辰妈妈的原话说就是:“真的很难找到能强化他的点,孩子每天除了游戏就是看游戏视频,或是看电子漫画、QQ聊天等,没有其它爱好;小学时小辰还喜欢下国际象棋,也特别喜欢阅读,上了初中,这些好习惯全部都没有了。”
小辰妈妈继续补充道:“我们已经完全放手一段时间了,也不再唠叨他批评他,可孩子还是自暴自弃,拒绝与我们沟通,现在感觉对孩子太纵容!我知道要无条件接纳,信任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律和内驱力。可是这个过程好痛苦煎熬,我们对具体事情也缺乏有效的方法,加上爸爸控制欲望强,总想孩子按他的意愿生活学习,他们父子的矛盾更是让我焦头烂额,希望廖老思能予以指导!”
经过和小辰妈妈的深入交流,我们逐步还原了小辰所在的原生家庭环境以及父母错误的管教方式,列举如下:
错误管教一:爸爸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粗暴极端,非打即吼剖析:
根据小辰妈妈介绍:“小辰爸爸脾气暴躁,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非打即吼。自从孩子玩手机之后,他就视手机为洪水猛兽,手机成了孩子一切不好行为的“背锅侠”,在孩子爸看来,儿子成绩下降是因为手机,儿子脾气暴躁也是因为手机等等;
因为孩子玩手机问题,孩子爸经常打骂指责孩子,摔过孩子三部手机,甚至还拿刀吓唬孩子,做过很多离谱的事情。”
小辰妈妈万念俱灰地说:“从始至终,父亲一直不接纳孩子,觉得孩子玩游戏就是堕落;没有从根源上意识到孩子的问题是我们大人不当的教育导致的,首先家长应该改变,孩子才能改变。但孩子爸则认为应该先改变孩子,孩子变好了,他才能好!”
建议:
意象心理学的先驱者普雷斯考特.莱基:
“认为个性是一组观念系统,各观念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凡是不符合这一系统的观念会被排斥,因而无法引导人的行为;那些与此系统相符合的观念会马上被接受。”
不得不说,普雷斯考特.莱基的观点,用在以上案例是非常贴切的——正是因为孩子爸的顽固不化,固执己见,所以在长期潜移默化下,尽管孩子内心也想变好,但是行动上却迈不开步子;
表面上是因为孩子缺乏内在动力,实际上则是因为孩子在原生家庭中,压根就没有学会(或体验到)“改变从我做起”的思维和承担责任的意识;反而学会了“粗暴至极,非打即吼”的错误情绪管理模式以及低自尊状态(模式);
这就是孩子为什么会发展出“怨恨父母,拒绝沟通,彻底沦陷手机游戏且拒绝改变”等消极思维的真正原因所在。
怎么办?父母只有下定决心,将原生家庭中错误的教养观念纠正过来,真正意识到想要改变孩子,必须从父母自身的觉醒和改变开始,并且承担起为人父母的全部责任,而不是一味地埋怨、训斥、责骂孩子;
另外,父母非常有必要向孩子传递及示范正确的情绪管理模式以及高自尊状态,孩子才有机会发展出“责任在我,改变在我”的积极思维,正如小辰妈妈痛定思痛后的反省——
“孩子的问题是我们大人不当的教育导致的,首先家长应该改变,孩子才能改变。”
错误管教二:父母过度关注学习,常拿孩子与别人家孩子比剖析:
小辰妈妈回忆说:“孩子12岁前,爸爸很少参与孩子的教育中来,几乎不怎么陪伴孩子,孩子与爸爸不亲,爸爸回家只知道问孩子分数,从来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健康;
另外,虽然孩子爸对孩子的管教非常严格苛刻,但是对自己却又“放荡不羁”——常常自己下班回家就“葛优躺”在沙发上刷手机,又或者下班后直接去麻将馆打麻将,一直打到凌晨才回家……总之,(父亲)对自己和对孩子是两套标准,言行不一,自己从不学习也不成长却逼孩子要好好学习,出人头地。
每当孩子考试没考好,孩子爸就甩脸色,指责批评打骂,还特别喜欢拿孩子跟别人家孩子进行比较,导致孩子痛苦万分!”
小辰妈妈越说越心疼委屈:“以前孩子也小,都是我一个人丧偶式育儿,孩子小学很优秀,后来妹妹出生,我没有太多精力管哥哥了,小辰进入初中后,成绩下降,爸爸就开始着急了,对孩子进行暴力教育。其实我认为不是孩子成绩下降,只是他在重点学校重点班,高手多了,可爸爸不愿意接受现实。”
建议:
从小辰妈妈对原生家庭所存在问题进行描述中,可以看出,小辰妈妈对孩子爸的管教方式是颇为不满的,同时也道出了孩子之所以厌学不愿写作业的深层次原因——
由于孩子父亲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经常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而给孩子甩脸色,甚至粗暴管教,一方面,给孩子传递了太多负面、消极且痛苦的情绪,使得孩子不自觉地将大量痛苦情绪与学习(或写作业)这件事情关联在一起(条件反射);导致孩子一想到学习或写作业,立马就感到心烦意燥,气儿不顺,哪还有什么心思投入学习呢?
另外一方面,由于父母过度关注学习,甚至在孩子看来,父母关心学习(成绩)胜过于关心我自己,所以,导致孩子压根就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认为父母压根就不懂自己,也不理解自己;再加上父母的替代式教育(毕竟在孩子看来,学习是自己的事,与父母无关),更是让孩子无法感受到父母的信任和接纳;
如此这般,孩子对于学习这件事,感受到的均是被父母质疑指责的压力,而没有感受到被父母信任接纳的动力,这就是孩子之所以没有把学习当自己的事,且对学习无法产生内在驱动力的核心原因所在。
怎么办?除非父母真正把学习还给孩子,并且正确地向孩子表达信任与无条件的接纳,否则孩子始终难以发展出对学习的内外动力以及对自己未来负起责任的思维。
一个听了我建议的妈妈,在进行了60天智慧教养实操训练后,给老师发来了孩子近期改变的反馈,内容如下:
“廖老思,下午好!非常感谢您以及您的团队,是您在我最无助最无力的时候,帮助了我度过难关,拯救了我的孩子和我的家庭;
一个多月前,孩子每天沉迷手机游戏,黑白颠倒,不写作业,逃避学习,孩子甚至扬言要“干掉”妈妈,我当时感觉天要塌了,活不下去了,六神无主,每天晚上焦虑得睡不着觉;
经过廖老思以及他的团队的指导帮助,妈妈的情绪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尤其是孩子爸爸进步非常大,不再给孩子施加消极负面的影响,而是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正面,并且学会了向孩子传递表达父母无条件接纳和信任,亲子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
目前孩子已经坚持超过三个礼拜作息规律,玩手机的时间大大减少,也会自动自觉完成学校安排的作业,最近一次月考,进步非常大,相比上一次考试竟然进步了200多个名次,终于明白了廖老思传授的,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具有无限潜力,只是在父母错误管教下,迷失了自己,真心感谢您以及您的团队!!”
我经常向前来求助的家长朋友分享这样一个比喻:(在互联网新时代的背景下)孩子的大脑犹如“法拉利跑车”,咱们父母的大脑就像“原始拖拉机”,父母想要改变孩子,就犹如拿拖拉机来改装法拉利(跑车),不管怎么改都是倒退;
因此,唯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动能(发动机),走进孩子内心,我们的父母才能真正唤醒以及启动孩子的动力潜能,帮助孩子蜕变成一个全新且更好的自己!
错误管教三:夫妻教育观念分歧大,时常当着孩子面互相指责剖析:
根据小辰妈妈反映说:自己其实一直都不反对孩子玩手机,也接纳孩子玩手机的行为,认为手机只是孩子的一个玩具,帮孩子减压放松,只要孩子能控制好玩手机的时候就好;
可是孩子爸却视手机为洪水猛兽,认为孩子玩手机是堕落,自暴自弃的根源;并时常指责伤害孩子;妈妈就忍不住当着孩子的面会指责孩子爸的不对,说他没有做好榜样,没有资格管教孩子等;
结果孩子爸则认为,孩子妈妈太惯着孩子了,孩子变成目前这个样子,都是妈妈一个人的错,为此夫妻俩经常吵架,这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有一次孩子甚至说,是不是我永远消失了,你们就不吵了?之前还发生过“划伤手臂”等极端行为。
建议:
著名家庭教育治疗师萨提亚曾说:
“孩子是通过原生家庭父母所营造的环境,来形成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
也就是说,当原生家庭环境和谐幸福时,孩子对自我的评价以及认同度就高,而当父母经常争吵时,夫妻关系紧张时,孩子便容易形成自我怀疑、否定、内疚、自责等消极情绪及思维;更严重的,可能发展出抑郁、狂躁及自闭等病态心理,这无疑需要引起父母足够的重视!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梅尔兹曾说:
“与孩子大讲道理,不如直接让孩子感受并体验到家庭和谐,决定孩子成长的不是教育,而是体验了,在这一点上,95%以上家长使错了劲。”
因此,一个家庭尽量不要有两种声音,(夫妻间)更不要因为意见不同而争个脸红脖子粗,记住以下三句话:
1. 夫妻斗争(亲子斗争)没有最后的赢家,不管谁占上风结局都是输。
2. 上帝造人不是为了你一个人造的,所以看不顺眼(意见不同)的人一定有,可以不认同,但不要肆意伤害。
3. 当父母气急败坏,怒火中烧时,首先伤害的是自己,然后才是孩子(家人);而向孩子示范自我伤害无疑是父母的罪过,因为孩子有太多的极端行为,就是在父母这种消极负面思维的侵入下发生的。
我是廖老思,专注于手机游戏成瘾研究。欢迎大家在评论处分享自己教养青春期孩子的经验或感触,也可私信留言和老师倾诉孩子问题及困惑,希望能为每个无助的父母及家庭点亮希望的灯!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32862.html
相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