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网课
考百分小编 2021-12-26 11:12:56

上海市大同中学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大同智慧”


第一教育昨天推送了上海市大同中学校长郭金华对学校“云”上CIE课程的介绍。(相关阅读→上海市大同中学校长郭金华:从“三个小屋”到“云”上CIE课程,让学生在创造中习得)

从基于TOK的研究性学习,到校本CIE课程群,再到BASK跨学科项目式主题研学……上海市大同中学的跨学科融合教育探索走出了一条充满智慧的本土路径。

本文从CIE课程的四个发展阶段,深度解读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大同智慧”。

本文原载于《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2021年12月刊,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杂志。

以下为原文:

阶段 1

.

TOK“点化”下的研究性学习:像“科学家一样”学习

大同中学的跨学科融合教育是以TOK作为支点撬动的。

创建于1912年的百年名校大同中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为我国培养了39 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以“笃学敦行,立己达人”为文化根基的卓越校风和学风,扬起学校教育改革的鲜明旗帜。

历次教改中,大同中学都是当之无愧的开路先锋。

1987年起,大同中学在上海市率先开展“减少必修课、增设选修课、加强活动课”的高中课程结构整体改革试验,构建和实施了必修、选修、活动课程三个板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启动了从整体框架、方案设计、计划实施到日常运行管理的系统性课程改革,以探寻适合学生全面发展、卓越创新的课改路径。

1995年9月起,大同中学又率先开展了高中学分制课程管理与学业评价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启动二期课程教材改革,提出了构建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为主干的学校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思路。

作为上海二期课改的基地学校,大同中学当仁不让扛起大旗,从1997 年开始进行研究型课程的探索。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以青年教师为主干力量的课题组,以“学生课题研究”项目为抓手,开始探路。

上海市大同中学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大同智慧”(图1)

现任大同中学校长、时任科研室主任的郭金华介绍,当初学校对“学生课题研究”项目是这样规划的:用一个学年的时间让学生组建课题研究小组,经历和体验确立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开展社会调查(文献研究、实验研究)、撰写论文、论文答辩的研究全过程。

根据学生研究活动的推进情况,学校还安排了各种针对性强的专题辅导讲座,包括如何开展社会调查,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如何确立科研课题,如何搜集、筛选和分析资料,如何整合和分析数据,如何撰写论文报告等。

一年实践下来,教师们的感受是喜忧参半,欣喜的是:学生们真的写出了像模像样的研究论文;忧心的是学生们没有问题,或者说提不出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通过分析,课题组总结出三点原因:缺乏相关学科的背景知识;缺乏生活经验或经历;缺乏严谨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为此,有必要建构一类课程,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背景知识的学习中树立起问题意识,并学会判断问题的研究价值。

因为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往往是不分学科的,在先期开设的STS( 科学技术社会)选修课程基础上 ,大同中学高一年级的“综合课程”就这样诞生了:包括“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两大类,每类各设四个模块。学校对其的定位是:知识传授不是重点,重要的是促使学生在知识建构中生成问题(课题),引领下一步的研究。

如在“人口与环境”模块,有些学生选择开展上海老城厢的外来人口调查。这样一来,学生们就得以在与外来务工人员的直接接触中体味他们的生存境遇;并在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参与式观察和翔实记录中感受外来务工人员对上海的发展或变化产生的影响等,此时,问题(课题)的生发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事实证明,这样在真实生活中、针对真实问题开展的调查,不仅大大提升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意识,还将之迁移到了基础型课程的学习中。

此时,可能连课题组的教师都没有意识到的是,大同中学植根于文化底蕴、育人宗旨之上的经验探索,正好和世界各国、尤其是教育发达国家蓬勃兴起的跨学科融合教育在理念上高度契合。

跨学科融合教育意味着学生们不仅要对学科领域的知识、概念、理论、发现产生深度理解,还要娴熟掌握特定领域生产知识、洞悉世界的方式、方法和核心实践,这样才能既有助于培养学生们专家级的理解,也有利于他们解决人们真实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可以看到,大同中学的探索在“解决真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上就是跨学科取向的,但知识领域的概念和方法论尚需凝练。

经验探索和理论提升之间常常只差一个介导者,幸运的是,它出现了。

从1995年开始,在华东师范大学一批研究国际教育和本土实践的专家的引领下,作为三大主流国际课程之一——IB课程的核心课程“知识论”(Theory of Knowledge,TOK)开始在大同中学进行中国化、本土化实验。

课题组老师商量后,决定将其“借用”到研究性学习中。恰似一个支点,TOK 作为一门体系完整、致力于元认知的学科,统领的正是学科领域的概念理解、探究方式和核心实践,从而撬动了大同中学在国际教育改革坐标系下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探索。

黄芩、丁香、金银花,这些中草药能有哪些现代的、创新的用法?当物理学的“光谱”、化学的“光化学反应”和生物学的“能量和物质在有机体内的循环”这些核心概念开始深度整合时,当界定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并实施实验、分析数据、给出解释这些科学领域的核心实践开始碰撞时,大同中学学生捧出的产品是主要针对UVA(而非常见防晒品针对的UVB,它虽然能量较低,但穿透性强,对皮肤的危害性也很大 ) 的新型中草药防晒化妆品,不仅充分汲取了祖国医药的智慧,还将现代制药工业的精髓融贯其中。

以此为基础的“中草药防晒化妆品的制备及效果探究”课题参加了国内外三项大赛。三月的日本茨城,阳光澄明,樱花如雪,大同学子加入到176支参赛队伍中,在高规格的Science Edge 科技比赛舞台上,为全世界贡献了“如何尽情沐浴在阳光中,同时保持雪肌美肤”的中草药方案。对于这种跨学科路径的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们的感受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其最大的价值在于促使学生们“像科学家一样”学习。

阶段 2

.

丹麦“三个小屋”诞生的CIE:创意、创造、创业

和分科教育相比,跨学科融合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课程目标:学科知识的获取从来不是跨学科的目的,学科内和跨学科的理解、学习领域核心实践的掌握、有助于创造力勃发的学习心志,以及最终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

为此,加拿大顶尖跨学科教育学者德瑞克•苏珊提出了Know-Do-Be三维课程目标模型。学生理解了什么、能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成为跨学科教育所要回答的核心议题。

大同中学的跨学科探索一定程度上回应了这个模型。当概念理解(Know)和核心实践的掌握(Do)已经在TOK加持过的研究性学习中得到充分强调,接下来要锚定的目标就是“创造性思维”、创造力的培养,补足Know-Do-Be中的“Be”。这也是大同中学跨学科团队当时面临的发展性难题。

天赐良机。在一次晚宴中,时任大同中学副校长的郭金华认识了奥迪斯兰德斯学校校长汤姆•霍道,他是丹麦的教学流程专家。从他的描述中,郭金华体会到,正是不断的创新使得丹麦这个历史上资源匮乏、国力贫弱的欧洲小国跻身发达国家之列。

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围绕这个话题,两位资深教育者饶有兴趣地进行了跨国、跨文化的深度交流。

汤姆•霍道介绍了丹麦学校经常采用的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首先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头脑风暴中尝试创新的工具和方法,初步形成创意的想法;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捕捉这些“灵光乍现”的想法,将其凝结、物化在某个产品当中;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将产品进行展示和推销。

这样的教学流程在当时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既具有项目化学习的雏形,蕴涵其中的又是国际教育界盛行的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理念。

“识货”的郭金华如获至宝,马上将自己长久思考的一个问题抛了出来:“一个创新成果的产生是否要经历这样的过程——要有‘金点子’,即要有创造的灵感;要有动手能力,把‘金点子’付诸行动、创造出来;还要使创造出来的产品为大众所接受。”

这样的总结和提炼得到了汤姆•霍道的高度认可。晚宴结束前,他用一个形象的概括为这次关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跨国教育对话做了小结:“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让他们走到‘三个小屋’里,即创意之屋、创造之屋与创业之屋。”

上海市大同中学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大同智慧”(图2)

“创新体验日”上,学生进行“创意-创造-创业”初体验

被点亮思维的郭金华盛情邀请汤姆•霍道来校开设“三个小屋”。

2010年11月,大同中学的“创新体验日”活动拉开帷幕。活动以丹麦教师讲述“丑小鸭”故事开场,随后她拉出一条横线,其中一端为0,另一端为100,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对于创新的了解程度进行站位,从而以具象化的形式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储备情况进行前测。

紧接着,她又让学生为自己制作新的身份名牌,并建议采用卡通人物或偶像等角色,从而帮助他们突破身份障碍,激发发散思维。学生们在丹麦教师的指导下,按照“鞋的款式是否相同”或“鼻子的形状是否相似”等轻松诙谐的识别标志,进行随机分组,25人组成5支5人团队。

完成组队后,教师要求学生们在2分30秒内用7块乐高玩具拼成一只鸭子,从而让他们意识到:目的是相同的,但不同个体的创意却是丰富多彩的。随后,她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对“什么是创造”“如何创造”等问题进行思考。

热身环节结束后,丹麦教师发布了“设计一部节能手机”的任务,引导学生不断思考、调用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创造。

在此之中,她通过多种方法用于激发学生的灵感,比如出示不同场景的照片,如家庭、船只、牛等,让学生们从中捕获灵感火花,并将照片中的某一属性迁移、运用到当前节能手机的设计中。或出示代表不同职业角色的单词卡,促使学生站在这些人的立场上去思考手机的功能及其市场前景,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完善手机的开发和设计。

在设计环节,第一步,学生依据出示的照片及角色卡片,独立思考,形成手机设计腹案,并将其写下来,说明其构造、作用和功能等。

第二步,组内传阅并讨论组员的创意方案,最终遴选出一个最为团队所接受、也最具创意的手机设计方案。

第三步,在归纳、汇总其他小组对本组的建议后,每组列出本组设计方案的 3大优势和3大挑战;并讨论方案所需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根据远近、重要程度,在网状关系图上列出能够促使本组方案实现的人脉资源。

第四步,完善设计方案后,小组合作将设计方案描绘在图纸上,需凸显其主要功能和特点,并开始构思宣传标语、产品Logo和今后三个月的生产和推广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具体操作和要求。紧锣密鼓的“创新体验日”的最后,丹麦教师再一次拉出横线,学生依据活动后自己对于创新的更新版理解,重新进行站位,不但以后测的方式获取了效果信息,也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次深入到教育现场的国际交流对郭金华的触动很大:不管擅长的是科学、技术还是艺术,来源于真实生活的跨学科问题促使所有学生都沉浸到研究和设计中;而当学生心中有用户时,他就会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产品;当产品有机会成为真实公司认可的方案时,他们的成就感和学习兴趣就能被最大程度地激发;这样的学习形式还强调了环保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尤其是抗逆力和创新创造力,不就是我们“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吗?

但只组织主题式、体验式活动还不能将国际交流的成果固化。在郭金华的带领下,大同中学借鉴“三个小屋”的理念,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CIE课程。CIE是 Creativity、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的缩写,是以挖掘学生创新意识、培育学生创新素养为目标,以学生自主选择并参与的项目为驱动的,学生完整经历“创意——创造——创业”过程的跨学科整合课程。除“手机设计”外,学校还陆续开发了“城市规划”“建筑营造”“媒体运用”“中医药应用”“工业设计”“形象创意”等系列课程,形成了指向学生创新思维、创造力培养的校本课程群。

阶段 3

.

中美“共浴天光水色”:BASK跨学科项目式主题研学

任何领域的创新,最艰难、最缓慢的是理念更新,当真实世界问题解决、创新创造力培养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后,大同中学跨学科融合教育就进入了快车道,适切的教学方法、概念工具和中外典型经验的整合成为学校的常态。

上海市大同中学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大同智慧”(图3)

顾博凯老师以“贯穿中国历史的水”为主题,向BASK项目成员授课

上海市大同中学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大同智慧”(图4)

街头访问完成Scavenger Hunt活动任务

其中,BASK项目在以项目化方式升级大同中学的跨学科课程与教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个由美国菲利普斯安多福学校(Phillips Academy Andover)于2012年发起的、以环境为核心议题的中学生暑期课题研究项目,由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主办,人大附中和大同中学共同参与。BASK 是 Beijing、Andover、Shanghai和Kunming四个不同地区首字母组成的缩写。BASK在英文中有晒太阳的意思,寓意四方学生在一起度过一个充满阳光的、智慧的研学夏令营。

在BASK项目中,大同中学的师生们得以接触跨学科教学与学习的一种实践模式——项目式学习。比如,2015年的项目主题是“水”,水,容纳万物、意涵深远。科学领域形塑地球表面的“水”,既是气候、环境、地理资源的要素,也是影响文明进程的重要力量,还体现了民族的特征、性格、哲学观和审美观,也是今天气候变化、环境和资源问题的核心词。

在“水”主题下,大同中学顾博凯老师为中美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双语历史、地理跨学科课——“贯穿中国历史的水”。通过“水与中华文明起源”“水与中国政治格局变化”和“水与中国经济发展”三条探究线索,引导学生从历史的维度思考水资源与民族兴衰的关系,探讨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这是学校多年来跨学科融合教育探索的成果,也是中国儒家教育“文史哲一家”、家国天下情怀的涓滴。

而美方教师则从人文地理、社会研究的方向提出“海洋对中国的影响”“卷入全球殖民体系对中国目前发展方式的影响”等开放性的本质问题。并在开设环境科学、经济与环境、哲学、语言等英文课程作为学科背景之外,主持主题式研讨和实地考察活动,最终形成问题解决方案或实物产品。

比如,对于以“环境保护”维度切入“水”主题的小组,安排的考察活动就是攀登昆明西山,因为登顶西山可以俯瞰滇池水污染的现状和治理情况;步行盘龙江,因为盘龙江是滇池的水源地,了解其源头能帮助学生理解滇池治理大局;考察石龙坝水电站,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参观昆明第三污水处理厂,让学生了解生活污水的处理与净化。最后在中美不同学科背景教师“各显神通”的指导和帮助下,以政策提案、污水净化装置或主题演讲视频的方式体现他们对“水”主题某个维度的深刻理解。

BASK项目让大同教师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以“如何学习能够获益最多”“经济学的思考方式如何应用于环境保护”等本质问题步步引入的开放性课堂、为学生提供项目资源的适切性和及时性以及任务串环环相扣的整体化流程设计。BASK项目汇集了来自中美四校不同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哲学、经济、环境)的专业教师,开启了以项目式学习方式进行跨国、跨地区、跨文化、跨学科主题研学的新模式。

阶段 4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

2018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标”发布后,大同中学也进入了学科核心素养、大概念、实践创新能力为主要着力点的跨学科探索新阶段。

在世界各国由分科走向整合的大趋势下,在2019年黄浦区推出《创新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的区域政策背景中,学校组建了多门学科骨干教师参与的“跨学科导师团”,立足于学科大概念的掌握提升学生跨学科理解的水平,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研究性学习方面教学成果显著的三位骨干——教授物理的李樑老师、教授化学的梁晟斌老师、教授生物的汪正华老师,就是“跨学科导师团”的绝佳“三人组”。

2020年,这个“三人组”在高一开设了一个学期的通识课程,主要内容是和科学、社会、技术相关的跨学科、跨领域方法论,教授学生怎么做研究、怎么做调查。从高二开始,学生和导师进行基于学术兴趣和研究课题的双向选择,师生配对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

“三人组”根据任务性质和项目进度,时分时合、灵活组合,共同指导学生的课题研究。比如涉及到紫外线、光谱、辐射部分,就是李樑担任导师;当对环境进行检测,或者需要进行物质的合成、提取、制备时,就需要梁晟斌提供支持了;如果涉及到抑菌、防霉、防腐,那么汪老师就是最热门的“呼叫对象。”

上海市大同中学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大同智慧”(图5)

学生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药缓释剂的开发与研究”课堂上

可以看到,一方面,从前文提到的“中草药防晒化妆品的制备”到这两年升级版的“中药缓释剂的开发与研究”,跨学科教学都依赖于导师团的多元学科背景,否则,学科背景再强,也无法协助学生解决。

但另一方面,在“双新”落实的大背景下,基于学科的学科跨界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核心素养提升的目标。难怪在荣获“黄浦区跨学科实践创新课程”一等奖的“中药缓释剂的开发与研究”中,我们既能看到“结构与功能”“定性与定量”等物理、化学领域的核心概念和探究方法,也能看到在此之上提炼、归纳的跨学科大概念“平衡”“选择。”

当“三人组”带领一群大同学子运用西方教育成熟的概念工具(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解构中医药内涵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大概念时,我们看到的就是一群在教育创新本土化路上孜孜以求的身影。

“天光”下怎么用黄芪、丁香防晒,“水色”里浮现什么样的中国文化,中药缓释剂如何平衡药效和安全性,无一不凝练着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大同智慧。

本文链接:https://kao100.com/wenzhang/47029.html

相邻文章

最后修改于 2022-08-05

收集整理更新不易,如果觉得本篇资料不错,请点赞评论支持一下吧!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课程